唐飞就像陈方安生,是来自“旧”政府的高官。新老板民望下跌,政事颓唐,他的食客、门生就将矛头指向“旧”官,认为他们施政不力,未能贯彻老板意志,甚至指斥为“旧”政府的卧底、内奸。
陈、董政府所不同之处,是前者由民选产生,可抵得住一时的民望下滑,后者由小圈子“选举”产生,每有差错,合法性就遭人质疑。
最近有越来越多言论,指港人的“喧嚣”源于“庸人自扰之”。某时事周刊一篇“新思维”文章说:“许多港人还有崇洋心态,对‘自己人’反缺乏信心……当港人再被政客、媒体乃至于一些缅怀殖民岁月的‘意见领袖’愚弄后,我的忠告是:香港人,你们应该醒醒了。”
董建华“当选”之初,就像陈水扁刚上场一样,曾享过高度的民意支持,当时没有香港人“喧嚣”,也没有政评家用什么“崇洋”论来批评港人。
可惜蜜月期只有几个月,禽流感、金融风暴、八万五、人大释法、路祥安……都是董建华民望下跌的原因;经济不景和政策令民众生活备感艰苦,是社会“喧嚣”的来源。任何一个政府无法有效处理危机和民众需要,都会出现“喧嚣”,并非“后殖民”的香港独有。
其实香港的反对声音,比民主化前的台湾和南韩都柔弱。示威学生乖乖接受警方的胡椒喷雾;民主派只会发表无力声明;唱反调的报章仅有一、两家,如此温和的社会,竟被夸张成“歇斯底里”,那些不分青红皂白的政评家才是“庸人自扰”。
目前香港有廿万家庭月入仅得三千港元,经济转型令他们雪上加霜,那些坐在冷气办公室每月领几万块的政评家,却只怕李超人“撤资”,不许贫苦大众“喧嚣”,这算什么“有良知的知识分子”?
如果说港人崇洋、有“殖民依恋情结”,那么胡乱套用洋人的后殖民理论来解释香港情况,是否也是崇洋的另一形式?醒醒吧,“知识分子”!
转自世界日报(http://renminb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