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0日,緬甸發生大地震,一千公里外的泰國曼谷一棟33層大樓在地震中坍塌。(視頻截圖)
【人民報消息】近日,緬甸發生里氏7.7級強震,地震波及周邊地區,泰國等地也感受到明顯震感。在地震中,曼谷唯一倒塌的高樓由中共央企中國中鐵旗下的「中鐵十局」承建,初步檢測顯示,倒塌現場的建築材料中發現劣質鋼材成分。 事故導致數十名工人被埋,目前已確認至少12人遇難,另有超過70人仍被困;這起事件進一步加劇了泰國民眾對中國企業的負面觀感。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大樓倒塌後,泰國工業部長阿卡納特.普羅姆潘(Akanat Promphan)表示,曼谷當局已將建築材料樣本送檢,並正在對事件展開調查,目前尚無定論。但他也暗示:「只有這一棟樓在地震中倒塌,我想公眾應該能看出原因是什麼。」事實上,阿卡納特近幾個月多次警告中國製造工業品存在質量問題,認為這些劣質中國產品可能對泰國產生「災難性影響」。 此外,泰國反對黨議員朱提蓬(Chutiphong Pipoppinyo)在社交平臺Facebook上發文指出,倒塌建築所使用的鋼材與去年12月被政府勒令關閉的兩家中資鋼廠產品相符。來自泰國中部的金屬回收業者頌薩(Somsak Tippayarat)則向自由亞洲電臺表示,鋼材品質低劣的根本原因在於官員腐敗與中資企業的成本壓縮行為:「他們用劣質鋼材擾亂價格體系,一開始用合格樣品取得認證,量產時卻更換為次等品。」 泰國社會呼籲全面檢討中資品質 在輿論壓力下,泰國總理貝東丹(Partongtarn Shinawatra)已下令全面調查中鐵十局參與的所有工程項目,以及所使用建材是否合格。 據泰國官方統計數據,中國在2019年首次超越日本,成為泰國最大的外資來源國。因為川普政府第一任期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促使中企轉向東南亞尋求「避稅通道」,中資大舉湧入泰國。然而,隨著川普政府本週三宣布實施「對等關稅」,對泰國商品加征高達36%的關稅,這一策略恐面臨新的不確定性。 另據自由亞洲電臺瞭解,在曼谷以東、被視為泰國工業心臟地帶的Bowin鎮,有一個華人聚居社區,該地區幾乎所有交易都以人民幣結算,並通過支付寶完成,中資對泰國本地經濟缺乏實質帶動作用,當地民眾和民意代表,對於中資對當地經濟缺乏實質貢獻充滿抱怨。 泰國的勞工權益倡議人士吉倫(Jirun Petra)就此對自由亞洲電臺表示,當地中國工廠越來越多,但實際僱用的泰國工人卻非常少。他強調,居民並不反對中國在當地投資,但中國企業應遵守規定比例,合理雇佣本地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