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讀到一篇文章,談到股市老手筆記中的干貨與大坑,還寫成了暢銷書。介紹其精華給小伙伴,並予以點評。 一、兩大禁忌:其實是所有成功投資者共同的底層紀律 1. 忌:憑情緒買賣 這是對的,而且是投資最難克服的心魔。 情緒=短視+沖動 沖動=追漲殺跌 追漲殺跌=長期虧損 本質: 市場的最大敵人不是波動,而是人的恐懼與貪婪。 2. 忌:被市場噪音蒙蔽 所謂「噪音」: 隨機新聞 網紅喊單 預測式標題 市場情緒的狂喜或恐慌 老手知道: 決定價格的是長期價值; 決定心態的是短期噪音。 你若聽噪音,價值再好也拿不住。 二、四個「黃金法則」:有價值,但並不保准適用 這裡要嚴謹提醒: 這些指標有效,但不能神化;有啟發,但不能機械化。 1. 「黃金交叉(GC)」 移動平均線短期突破長期均線 → 上升趨勢可能啟動 這是技術分析中最常用的趨勢信號之一。 優點:簡單易懂 缺點:滯後、會騙線、牛市有效、震蕩市無效 2. 「死亡交叉(DC)」 短期均線下穿長期均線 → 下降趨勢可能開始 同樣是趨勢退出信號。 優點:避免深度套牢 缺點:趨勢走完才告訴你 趨勢指標只告訴你「過去」,不能保證「未來」。 3. 「本益比低於1倍(PER) = 股價 / 每股盈余極低 → 看起來便宜 這屬於「深度價值投資」。 但要注意: 極低本益比可能不是便宜,而是業績要崩 日本、台灣、香港市場都常見「價值陷阱」 4. 「淨值比高於8%」 可能指 ROE > 8%(股東權益報酬率) 亦可能指 Div Yield 高於8%(殖利率) 不論哪一種,都意味著: 公司要麼賺錢有效率,要麼現金流不錯。 但: ROE 要穩定 殖利率不能靠一次性收益堆出來 這屬於初階的基本面篩選法,但遠談不上「確定賺錢」。 三、這些規則共同的意義:為小散提供「最低限度的理性」 無論規則是不是完美,只要能做到: 不沖動 有紀律 有篩選標准 以小錢試錯 就已經比 90% 的散戶更穩健。 市場不是獎勵聰明的人,而是獎勵有紀律的人。 四、真正的「干貨」:不是技術指標,而是三條核心投資哲學 1. 投資的關鍵不是選股,而是選「原則」 多數散戶虧錢,是因為根本無原則, 今天看新聞或消息進,明天看下跌恐慌出。 2. 投資不是預測未來,而是管理風險 故事中的上班族: 用「可承受的金額」試錯 這是成熟投資的第一步。 3. 投資的本質:投資未來的價值 任何指標都只是幫助判斷: 公司是否在創造長期價值。 黃金交叉、低本益比等都只是「工具」, 真正重要的是: 公司是否賺錢? 管理層是否可靠? 商業模式是否持久? 估值是否合理? 你是否能長期持有? 五、總結 ① 情緒是最大的敵人;紀律是最大的護城河。 ② 指標不是「秘籍」,只能當作篩選工具。 ③ 投資第一步不是賺錢,而是不要虧大錢。 ④ 趨勢指標+基本面指標=最低限度的理性。 ⑤ 上班族最成功的不是第一次賺錢,而是第一次「看見希望」。 ⑥ 真正的投資心法是:理解價值、保持冷靜、堅持規則。 (轉自「雲上迦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