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对美出口崩盘 美国产出首块稀土
古成
【人民报消息】中共对美出口连续7个月下滑,关税壁垒重创供应链
根据2025年10月的中共海关数据,中国对美出口同比锐减25.17%,尽管比9月对美出口重挫27%、8月狂跌33%有所收窄,但仍然是今年连续7个月来对美出口双位数下跌,前三季度中共对美出口总额为2829.5亿美元,同比下降15.5%。
中共对美出口的依赖,使得今年前10个月,对外出口整体意外下降1.1%,这是自2025年2月以来最差表现。也较9月的8.3%增幅大幅放缓,同时远低于经济学家预测的3%增长。
10月单月出口同时在全方位下滑,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11.0%,增速较9月回落4.6个百分点;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0.9%,增速较9月放缓13.3个百分点。
中共10月出口由增突然转负,主要原因是美国高关税对全球贸易和中国出口的冲击逐步显现造成的。
去年10月,中共预判川普可能要上台,关税大棒在所难免,因此对美抢出口,同时通过向越南和墨西哥转出口,向东盟和欧洲增加出口分解压力,但无论是东南亚还是欧洲,都无法与每年出口超4000亿美元的美国市场相提并论。
川习会后,美中贸易冲突暂获平息,但中国对美出口商品仍面临约45%的关税。
中共出口下滑加剧了当下经济下行的压力,由于抢出口先期完成和全球需求持续放缓,中共第四季度出口面临相当大的压力。根据经济学家估算,若趋势持续,2025年第四季度GDP增长可能减少0.5-1%。全年中国出口增长可能受到2%的损失,拖累GDP约0.3%,出口依赖型制造业失业可能增加200-300万人,中共经济将面临通缩家具风险。
中共对美国市场依赖度高
2025年前10个月,中共对美出口约占总出口量的11.4%,对欧盟市场占比月14%,对东盟市场占比约17.5%。
中共自2018年以来,对美出口从近19%已经下降到11%。但美国市场中共仍然难以断舍离,仍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核心价值。原因如下:
首先,美国市场的消费规糢与高购买力无与伦比。美国是全球最大单一消费市场,美国GDP总量超28万亿美元,人均GDP超8万美元,对高端消费品需求强劲,利润率远高于人均GDP不足6000美元东盟。
其次,美国市场吸收能力的不可替代性。美国市场主要吸收中国的高附加值消费品和高科技产品,如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家具家电、医疗设备、半导体、电动车零部件等,平均附加值率达25-30%,产品毛利率高达35-40%,这些都是新兴市场难以消化的。东盟主要进口中国原材料、零部件、电子元件等中间品、转口贸易品、低附加值制造品,每年转口美国的约超800亿美元。转口贸易面临美国二次关税。欧盟主要消化中共光伏、电池、风电设备等新能源产品,但面临反补贴调查和关税风险,增速也在放缓。
第三,经济不对称性影向。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就今年前三个季度来说,中共对东盟、欧盟和美国的进出口总值分别为7767.8亿美元、6141.98亿美元、4258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是9.6%、4.3%、-15.6%,但中共对东盟、欧盟和美国的贸易顺差分别是:约1984亿美元、约2090亿美元和2086亿美元。数据表明,对美出口的贸易顺差相对性贡献最大。
美中贸易缩水相对来说将对中共的供应链条、经济结构、科技创新、就业状况、经济增速产生巨大负面影向。随著全球供应链“去中国化”加速,美中科技战升级,加上国内消费疲弱,产能过剩,中共对美出口受挫,会直接拖累GDP下降 0.6-1.2%,同时贸易顺差缩小引发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强输入性通胀和债务风险。中共经济目前基本就剩出口一枝独秀,对美出口熄火,意味著中共经济整体韧性大打折扣,数千万制造业就业人数饱受冲击,社会稳定压力将增大。
2025年11月,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与中共党魁习近平于南韩釜山峰会达成的贸易与经济协议,习近平态度明显软化,一改过去咄咄逼人的民族主义战狼外交姿态,不得不收敛经济霸权野心与政治狂人风头,口口声声要和美国做朋友。中国暂停对美国农业产品的报复性关税、恢复大规糢大豆采购,承诺2025年底1200万吨,逐步增至2028年每年2500万吨,承诺打击芬太尼,一年内暂停新的稀土出口管制。
美国产出首块稀土磁铁,川普加紧布局稀土自主战略
11月7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在接受福克斯采访时表示,美国已经自主造出第一块稀土磁铁。
日前,贝森特在位于南卡罗来纳州萨姆特县的eVAC Magnetics公司新建稀土磁铁加工中心表示:“这是25年来美国制造的第一块(稀土)磁铁——我们正在结束中国对我们供应链的掐脖子”。该公司历时18个月获得了自主生产的首块磁铁。
据国际能源署数据,2023年中国占全球稀土矿产量的超60%,但其对加工阶段的控制却占全球产量的92%,在全球稀土加工领域几乎拥有垄断性的控制权。美国地质调查局还表示,2020年至2023年,美国70%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属进口来自中国。
中共对战略金属资源与关键能源材料的垄断引发美国警觉。川普政府采取了系列果断措施:
战争部股权投资:7月10日,美国稀土矿商 MP Materials 宣布与美国战争部签署一项重磅协议,目标是建立完整的稀土磁铁产业链,减少对中国供应的依赖。这项协议包括战争部斥资4亿美元购买优先股、承诺额外3.5亿美元资金支持,以及1.5亿美元贷款,用于扩建加州 Mountain Pass 矿场的分离设施与兴建第二座稀土磁铁工厂。此举也让战争部成为MP最大股东之一,持股比例达15%。
MP Materials 计划在美国本土新建一座名为“10X Facility”的稀土磁铁工厂,年产量将达10,000公吨,预定2028年投产,专供国防与商业用途。战争部设定地板价格,保证MP可用每公斤110美元的价格出售两种关键稀土──钕与镨氧化物,远高于中国市场当前每公斤约60美元的价格。此举可防止中国透过倾销手段操纵价格、打压对手产业。
川普类“曲速行动”与全链条布局:7月24日,总统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及国家安全委员会供应链战略官员大衞·科普利在白宫主持会议,与会者包括苹果、微软、康宁等科技巨头,以及10家稀土开采、加工与回收企业。纳瓦罗表示,政府计划对稀土产品实行“底价保障”,并将向国内生产商提供长期购买承诺,以降低投资风险,吸引更多企业投入稀土产业。他强调,川普政府希望以类似于2020年“曲速行动”研发疫苗的速度,迅速建构完整的美国稀土供应链,目标2030年国防稀土自给率达100%。
加速国际化多元布局:10月20-22日美澳签署《关键矿产框架协议》,总价值85亿美元,涵盖西澳锂矿、昆士兰镍矿及稀土分离厂建设,未来6个月内各注入超10亿美元启动资金;加拿大同步宣布与9个盟国(含美、日、澳)联合解锁64亿加元(约46亿美元)项目,形成G7“关键矿产生产联盟”;
2025年10月27日,美国与日本达成《关键矿产与稀土供应链安全框架》协议,聚焦矿业开采、加工精炼及回收环节,涵盖稀土、锂、钴、镍、石墨等31种关键矿产,旨在联合投资建立从上游采矿到下游精炼的完整替代链条;
10月24-26日东盟峰会期间,美国与马来西亚签署《关键矿产与稀土合作谅解备忘录》,与泰国签署《关键矿产供应链多元化合作备忘录》,马来西亚稀土储量全球第三、泰国锡矿加工能力亚洲第一,形成“东南亚稀土走廊”。两协议虽未单独公布金额,但直接融入美澳85亿美元框架扩展;
10月31日,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亲自推动G7关键矿产生产联盟首批26个精炼/投资项目,其中稀土分离、石墨提纯、锂盐加工等12个核心精炼项目获优先融资,总动员64亿加元公私资本,8个项目明确2026年投产,目标到2030年将西方国家在全球关键矿产精炼环节份额从当前不足20%提升至40%,彻底打破中国加工垄断,并写入2025年G7《关键矿产行动计划》(CMAP)核心指标;
11月7-8日,美国与中亚乌兹别克斯坦签署35亿美元(三年内)关键矿产投资协议,川普白宫会晤乌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后宣布,未来10年扩展至超1000亿美元,重点开发铀、铜、金、稀土等资源,并纳入美国《国防生产法》优先采购清单。
中共经济面临严峻考验,“以商逼政”自食其果
中共经济当前危机四伏。美国高关税政策、全球供应链的“去中国化”、以及国内消费疲软等因素多重交织,导致中国出口的下滑持续加剧,对美出口下降使得中国经济的韧性大打折扣,面临严峻挑战。
中共的军事与经济霸权企图,以商逼政,引发了全球普遍反感,导致中国全球化红利加速萎缩,从政治上的战狼对抗转向经济上的孤立无援,内外交困迫使习近平当局身段放软,但中共极权本质丝毫没有改变,国际社会仍需谨慎警觉。
(人民报首发)△
文章网址: https://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11/10/92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