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布會雞同鴨講 中美對抗決定性時刻到來
 
2024年4月27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中共黨魁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到訪的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習近平說,中美兩國應該做夥伴,而不是對手。布林肯一行在和中共外長王毅舉行的長時間會面中,表達了對中國貿易政策與非市場經濟做法的關切,強調兩國避免誤解和誤判。本報認為,布林肯這次訪華和中共脣槍舌劍,雞同鴨講,中共又臭又硬絲毫不願改變,中美對抗的決定性時刻已經到來。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本週五(26日)下午,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習近平坐在環形長會議桌的正中央,布林肯一行官員則坐在習近平的右前方。習近平在開場白上說,去年與美國總統拜登在舊金山會晤,開啓了面向未來的舊金山願景。雙方團隊過去幾個月落實兩國元首共識,在各領域保持溝通,取得一些積極進展,但還有不少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有進一步努力的空間。 據新華社報道,習近平還提到,今年是中美建交四十五週年,四十五年的中美關係歷經風風雨雨,給了不少重要啓示,兩國應該做夥伴,而不是對手;應該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傷害;應該求同存異,而不是惡性競爭;應該言必信、行必果,而不是講一套、做一套。他提出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3條大原則,既是總結過去經驗,亦是邁向未來的指引。 當天上午,外交部長王毅在釣魚臺國賓館和布林肯等美國官員舉行了長達五個小時的會談。據中國外交部新聞稿,王毅就中美關係表示,中美關係總體止跌企穩,雙方各領域的對話增多、合作增多、積極面增多。但他說,中美關係的負面因素仍在上升積聚,面臨各種幹擾破壞,中國的正當發展權利遭到無理打壓,中方的核心利益不斷受到挑戰。 路透社報道,布林肯表示需要「積極外交」來推進拜登總統和習近平主席去年十一月在舊金山會晤時制定的議程。布林肯說:「在我們的判斷中,面對面的外交是無可取代的。」他補充說,他希望確保「我們儘可能清楚地了解我們存在分歧的領域,至少避免誤解,以避免誤判。」 布林肯:避免誤解 王毅:不要干涉中國內政 資深時事評論人士蔡慎坤當天中午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說,布林肯中國之行,關鍵要看與習近平的會面。他說:「如果跟習近平不見面,基本上布林肯訪華無疾而終,他不可能取得有實質性意義的進展。因爲,他跟王毅繼續談沒什麼意義,他們今年2月(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已經見過面了。王毅的講話,沒有提及美國真正關切的問題。」 央視報道,王毅強調,中美是堅守穩定向前的正道,還是重蹈螺旋下滑的覆轍,是擺在兩國面前的重大問題,考驗着雙方的誠意和能力。雙方是引領國際合作應對全球性問題,實現雙贏多贏,還是彼此對立對抗甚至爆發衝突,導致雙輸多輸,國際社會都拭目以待。還提醒美方「不要干涉中國的內政,不要打壓中國的發展,不要在涉及中國的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上踩踏中方的紅線。」 布林肯對王毅表示,拜登總統要求他繼續推動美中兩國總統去年底在舊金山達成的協議。恢復合作、禁毒、重啓軍事對話、共同展望未來人工智能的問題包括風險、安全問題,以及努力加強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而且也要以負責任的方式批判性地管理差異。 布林肯期待「在這些討論中非常明確、非常直接地說明我們存在分歧的領域以及美國的立場,我毫不懷疑你會代表中國做同樣的事情。但我再次強調,我們這樣做很重要,以證明我們正在管理最重要的關係。」 早前美國國務院曾批評中國支持俄羅斯國防工業,對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產生積極鼓勵作用。蔡慎坤說,中國出口毒品芬太尼到美國,還有臺海安全等是布林肯要向中方提出的問題,要求中方作出承諾。他說:「從王毅的表態來看,沒有回應布林肯或者美國的關切,當然私下有沒有說,我們不知道。王毅的這番講話還是強硬的,中國還是有底線的,你不要干涉中國內政,不要打壓中國的發展等類似的套話。」 學者:布林肯訪華是決定中美是否進一步對抗的時刻 去年六月布林肯訪問中國期間,習近平曾與布林肯會面。不到一年,布林肯在美國釋出對華制裁實施前夕,再次訪華。中美關係學者陳華書面回覆本臺採訪時說,在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訪華之後,布林肯帶着七國集團的最新共識訪問北京,意在切斷中俄之間的經濟援助,這是俄羅斯進行了兩年俄烏戰爭後,還能繼續這場持久戰的關鍵。她說:「尤其當美國衆院在耽擱半年後批准了對烏援助法案,中俄之間的這種特殊夥伴關係就變成阻礙烏克蘭反侵略戰爭取得勝利的關鍵。在這一背景下,布林肯的訪華有着前所未有的攤牌意味,也是決定中美未來關係,即決定中美之間是否提早對抗的決定性時刻。」 資深時事評論人士馬聚對本臺表示,布林肯此次訪問中國,美國達到預期成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說:「因爲雙方在不同的軌道上前行,儘管雙方說要合作,實際上雙方有着非常重大的分歧。尤其是芬太尼也是交易的合作而不是真心實意關心美國人的生命。雙方雖然有時候在一起跳舞,但跳的完全是兩款不同的舞。」 △
 
 
分享:
 
人氣:12,097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