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礎養老金提高20元 輿論:表面施恩實質羞辱
 
2024年3月9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隨著老齡化時代降臨,中國養老金是否夠用引發外界關注。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強3月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具體措施包括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每月最低標準提高人民幣20元。這引起強烈迴響,部分輿論質疑,在當今中國社會,這筆錢是否能真正有助改善農民等基層人士的晚年生活。 據美國之音記者高鋒報導,年過70的湖南人朱先生目前在廣州過著退休生活,每月拿到接近3200元人民幣的社保。他對美國之音表示,到手的養老金比起公務員仍有很大差距,但這筆錢已相等於不少基層農民一年的退休金。 朱先生說:「所謂的公務員的退休金、養老金要高很多,和我們比要高一倍還不止。按照一般情況,銀行、學校(職員的養老金)比我們也要高一倍。農民的社會保險的確低得不成比例。他們普遍能拿的也就是一兩百塊。家裡若沒有子女贍養的話,基本上非常困苦。 官方:全國1.7億人領取城鄉養老待遇 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中紅海國務院研究室主任黃守宏同日表示,當前中國國家財政承擔的城鄉居民養老金,最低標準為每人每月103元,現在全國有1.7億人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最低標準提高20元後,將達到每人每月123元,增幅為9.4%。這是近年來上調幅度較大的一次。 湖南人朱先生像中國不少老百姓那樣,對於當局高姿態宣傳長者每人每月可以多拿20元養老金極為不滿。 朱先生說:「不要說是加微不足道的20,就是加200我也覺得加少了。你用103、123(這些數字)就說涵蓋了事情。這是掩耳盜鈴。」 接受美國之音專訪的獨立評論人蔡慎坤錶示,中共當局一向不把農民放在眼內。蔡慎坤說:「它(當局)認為,已經對你們很開恩了。我給你加20塊錢,這個比例很高了。過去中共政府是不管農民的。當時的農民是一分錢都沒有的。只是後來有一筆所謂的養老金的補貼。這個補貼的標準實際上是很低的。按照現在的物價,這20塊錢頂多就是買兩個雞翅或者吃兩碗麵,做不了任何事情。」 政協委員提案建議養老金上調100元 據《中國青年報》3月3日報導,中共全國政協委員連玉明提案建議,啟動全國範圍內的農民養老金統一上調,在現有基礎上每人每月至少上調100元。 評論人蔡慎坤認為,提案所建議的數額相對合理。他說,當局把基礎養老金每月提高20元,與其說是向基層農民施恩,倒不如說是羞辱他們。蔡慎坤:「2020年,你對全世界宣佈,中國已全面脫貧,已經進入小康。現在還有1.7億人領100塊錢的低保。每月100塊錢,一年才1000多塊錢。這些人是真正的貧窮,是赤貧。那你怎麼能說,你已全面脫貧呢?對於1.7億人這樣的龐大人口來說,在100元的基礎上再加個20塊錢,當然是一種羞辱。每年的維穩經費上萬億了,軍費能公開的今年也超過1.6萬億,但是你對1.7億的低收入階層,就加20塊錢。你如此吝嗇,你怎麼說得過去?」 根據臺灣《中央社》引述的公開資料,中國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的最低標準,在全國各省市並不相同。最低為雲南的103元,四川、湖南為105元,遼寧、黑龍江為108元,安徽、湖北等8省介於110至115元間,福建、江西等5省區介於120至140元間,海南、廣東等7省區介於150至199元間。一線城市以上海金額最高,達到1300元,北京則為887元。 蔡慎坤說:「一線城市的財政收入要好一些。這些城市裡面主要由當地的財政來補貼。在那些偏遠、貧窮的地方,當局沒有能力補貼財政,因為它的財政都是靠中央財政來撥款的,它自身沒有財政的生產能力,創收能力。中央給他多少它就花多少。」 基層農民經濟陷困境形成社會問題 由於養老金偏低,根據蔡慎坤所說,中國基層農民的晚年普遍不如意,甚至有老人因感到前路茫茫而走向絕路。蔡慎坤說:「若靠不了子女,中國會有很多農民最終選擇自殺。現在一般的獨生子女、子女都到外地城市打工去了。這些留守的老人過著極其艱苦又沒有希望的生活。過去還有些大學教授做過農民自殺的調研,可是後來因為不容許做了,這些社會調研就停下來了。」 臺灣勵志協會(TIA)執行長賴榮偉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20元對經濟發達地區的人來說可能是一筆小錢,可是對於經濟有困難的老人來說,仍能發揮作用。賴榮偉說:「對一些比較落後,沒有那麼大的城市來說,搞不好這20塊就是很重要的。因為很多老人家沒有收入,能夠多個10塊20塊也是對他有幫助的,所以不能小看這10塊、20塊的效應。」 賴榮偉相信,當局提高基礎養老金固然是為了回應老百姓的訴求,但也不能排除是為了維穩。賴榮偉說:「因為現在中國的經濟不好,貧富差距可能被擴大,失業率又那麼高,這叫人心如何安穩。這個(提高養老金)肯定有社會維穩的意義。我是蠻質疑它的成效的。是不是地方政府或基層又會開始做很多手腳,把原本已有的隱形債務進一步提升。」△
 
 
分享:
 
人氣:20,758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