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幕背後 今年中共兩會的三大微妙敏感點(圖)
 
2024年3月3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每年中共兩會召開期間,雖然是花瓶擺設般的會議,外界也會觀察會議前後中共動向,以便做出應對舉措。今年兩會召開之際,時值中國經濟陷入困境,且政局動盪,多名高官莫名失蹤引發國際關注,國際社會對中共政權更是不信任。 據大紀元記者林燕綜合報導,兩會被稱爲橡皮圖章,名義上指的是人大會議和政協會議,主持會議的是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強、全國人大委員長趙樂際和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同時,西方智庫和中國問題專家也在密切關注兩會,希望觀察鐵幕背後的祕密、解析背後信息。美國智庫提前預測了今年中共兩會的三大微妙敏感點。 觀察點一:人大得票數 100%舉手通過的背後 人大代表是公認的舉手機器,會批准所有提交給其投票的事項,但批准幅度並不一致,而且所謂的匿名投票也使一些代表有膽量通過投下「反對」或「棄權」來表達對某些政策或官員的不滿。 例如,2013年3月,在北京空氣污染創歷史新高後,只有67%的代表批准了新一屆全國人大環境委員會的名單。 但另一方面,在一些非常敏感的事項上,越高的投票率則意味着另一種含義,說明越來越多的代表迫於黨的淫威,被迫認可黨魁的一舉一動,這充分反映出中共黨內的鬥爭激烈程度以及高層權力的掌控情況。 中國經濟的不景氣可能增加了代表們反對或棄權票的數量,這可能會撕開黨魁的強硬僞裝外表,成爲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微妙點。 中國經濟在2022年年底、2023年年初解除清零政策後只是曇花一現,隨後快速陷入停滯狀態,而且北京與西方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也越發加劇。 約佔中國經濟年產出四分之一的房地產市場正搖搖欲墜,加劇了消費者的悲觀情緒,人們捂緊錢包不願花錢,即便物價一直跌。企業也不願意投資和招聘,中國年輕人失業率屢創新高。 不過,也有人認為,兩會投票說是「匿名投票」,但在會場上誰按下了哪個按鈕,是逃不過對全場進行嚴密監控的高科技之「眼」的,因此現場每個投票人其實都是「實名投票」。尤其對習近平,按下非贊成鍵還真得有一種「捨得一身剮 敢把皇帝拉下馬」的非凡勇氣!
兩會投票,尤其對習近平,按下非贊成鍵還真得有一種
「捨得一身剮 敢把皇帝拉下馬」的非凡勇氣!(網絡截圖)
觀察點二:高官的版面位置及代表提案報導 兩會也是觀察其他政治局高官、黨魁副手的機會。是否可能一反常態,中辦主任蔡奇在中共官方報導中佔據顯著位置?如果是這樣,這將證實他作爲黨魁的非正式「副總書記」地位日益上升。 而李強會比前總理李克強在《人民日報》上獲得更顯眼的宣傳位置嗎?如果是這樣,這將表明李強比他的前任享有更多政治權力和更廣泛的決策權限。對趙樂際或王滬寧的報導,也可依此類推。 還有一些跟民生相關的提案,不管是否奇葩也都會受到關注,尤其是反映養家成本以及大學生就業難等相關話題。 北京智庫「育媧人口研究」剛發佈的報告稱,中國生育成本全球第二高,高於澳法瑞德美日。平均把一個孩子養到17歲的成本爲53.8萬元,供至大學本科畢業則平均需要68萬元。在中國,把一個孩子撫養到年滿18歲的成本相當於中國人均GDP的6.3倍。 長遠看,中國人口問題的挑戰非常嚴峻。出生人口減少,總體人口萎縮且趨於老齡化,意味着中國的勞動力和消費者羣體將縮小。儘管中國勞動人口基數仍然龐大,但快速推進的城鎮化帶來的勞動力供應增長已基本耗盡。這些變化將使中國未來更加難實現可持續的經濟增長。 這些提案表明,即便在中共國家與社會之間的畸形關係下,也難掩民意,只是中共機器仍在監控和壓制民間的主要不滿。 觀察點三:黨魁定調 代表團「刷存在感」 習近平在兩會上最重要的發言是他在全國人大各省代表團和政協各部門的講話。 這些代表們雖然不能代表民意,但也需要在兩會上「刷存在感」。比如:歷年的所謂人大代表團都會把每年一次的兩會當成表演臺,配合掌權者說出符合他們「熱切期望」的話,再配合國內外相關媒體放送、引用。 2023年,黨魁習近平去的是江蘇代表團,今年一個觀察點是他是否會訪問湖南人大代表團。湖北黨委書記最近發起了一場「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引發了有關經濟政策改革方面的關注,但顯然是不切實際的炒作。 美國智庫「亞洲協會」(Asia Society)2月份的一份報告說,此類言論往往會反映或預示中共政治的關鍵主題。 《華爾街日報》2月報導說,黨魁希望重拾社會主義住房觀,重新由國家來掌管房地產市場。 再如2023年的兩會,在全國工商聯全國工商聯會議上,黨魁稱「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實施全面遏制、圍剿」。「亞洲協會」說,這個論點預示着,中共將安全置於增長之上的國內政策,以及強調北京與俄羅斯和全球南方國家維持關係的外交政策。 2023年,黨魁訪問莫斯科,去南非出席金磚峯會,這些都跟他在兩會釋放的外交信號相符。△
 
 
分享:
 
人氣:26,524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