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新規傷及中國出口,使關係更加緊張
 
謝梅因李
 
2024年1月27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分析家說,歐洲聯盟本週宣佈的新規定草案如果獲得批准,有可能打擊中國的出口,並使北京與布魯塞爾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張。 歐盟週三(1月25日)公佈的規定旨在保護歐盟集團的經濟,並防止敏感技術落入地緣政治對頭手中。伴隨新規草案的聲明描述說,「在地緣政治緊張關係加劇和深遠的技術轉變之際」,這些規定是增強歐盟經濟安全的行動倡議的一部分。 這項一攬子計畫包括加強出口管控措施、找出技術領域有潛在風險的外國投資,加強敏感研究的安全,並篩選外商投資。 伯恩的德國發展與永續研究所(German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的經濟學與政治學教授克拉拉‧布蘭迪(Clara Brandi)說,最近幾年,中國進入歐洲的外商直接投資(FDI)開始慢了下來,在2022年降到了八年來的低點,同時,對供應鏈安全、技術和基礎設施安全的關切開始增加。 布蘭迪對美國之音(VOA)說:「這項行動倡議給中國和中國公司造成了壓力,——儘管在相關的歐盟文件中,很少明文提到中國。」 歐盟委員會的一位發言人們對美國之音說,新建議是「對有關某些外國投資者的越來越多的關切做出回應,這些外國投資者尋求獲取某些歐盟公司的控制權,這些歐盟公司提供關鍵技術、基礎設施或輸入或掌握敏感訊息,其活動對歐盟層級的安全或公共秩序至關重要。」 中共呼籲歐盟放鬆對高科技產品的限制,但這並沒有阻止歐盟發布新的措施。中共總理李強上週在瑞士達沃斯的世界經濟論壇活動期間會晤了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 李強在那次會晤期間呼籲歐盟「在經貿問題上做到公正、合規、透明,公平對待中國企業,審慎出臺限制性經貿政策和使用貿易救濟措施。」 在歐盟公佈這項經濟安全一攬子計畫的當天,歐盟中國商會(CCCEU)發表聲明提到,「調查顯示,52%的受訪中企對歐盟FDI審查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表示擔憂,47%受訪企業對『歐洲經濟安全戰略』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表示擔憂,這些數據切實反映在歐中企對歐盟營商環境和投資環境發展的關切。」歐盟中國商會的聲明說:「商會去年調查顯示,28%的受訪中企計畫未來1-3年在歐洲擴大覆蓋範圍,26%計畫增加投資併購活動,但企業界同時非常期待歐盟為有意願在歐發展的中企提供更便利的投資和商業環境。」 專門研究安全與中共外交政策事務的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副教授莊嘉穎(Ian Chong)說,有了新措施,「向中國出口的某些、但不是全部的技術」有可能會減少。 他預測說:「當然,歐盟的限制將在某種程度上減少技術交流。我預計北京會採取對等措施,這將進一步限制交流。北京將試圖對歐盟施加某種懲罰,以進行報復。」 當被問到新建議是否會不鼓勵外商投資時,那位歐盟委員會發言人說,投資篩檢機制是「有針對性的」,「沒有證據」顯示這類篩檢程序將減緩投資。 不過,雖然歐盟在試圖增強自身市場的競爭力,但是對俄羅斯和中共國等這樣的國家發起的破壞安全的事件越來越警惕。 布蘭迪說:「歐盟試圖擺脫對第三國的強烈依賴,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歐盟痛苦地意識到了這一點。歐盟新的中共國原則的任務是要去風險。」她說,歐盟集團的關切整體來說是合理的。 歐盟對中共越來越利用經濟實力來尋求政治目標感到警惕,包括歐盟所說的中共在2022年實施的「經濟封鎖」。當時,在立陶宛退出「一帶一路」倡議並試圖開設臺灣代表處後,北京對立陶宛實施了貿易限制。 歐洲議會最近通過了一項決議,專門談論中共對關鍵基礎設施的影響力所帶來的安全與防務後果。這項決議提到了立陶宛以及其它幾十起例子,包括中國學生在軍民兩用科技領域進修。 歐盟相信,在技術領域學習的中國學生構成了間諜風險,同時,中共在人工智慧(AI)、雲端運算和其它領域不斷增加的能力被認為構成了國家安全風險。 「有對中共可能利用歐盟技術來行使武力甚至侵略東中國海和南中國海或臺灣的關切。」莊嘉穎說。「這類行為有可能對世界貿易,包括歐盟成員國的貿易帶來很大的破壞和乾擾。」莊嘉穎說,隨著北約與俄羅斯和中共的摩擦看不到緩解跡象,歐盟的行動倡議也是一項戰略性的決定。 他說:「許多歐盟成員國也是北約成員國。他們可能不希望看到他們的技術在亞洲出事時被用來對付他們的盟友美國,或者對付與歐盟有著一致民主價值觀的美國盟友。」△(轉自美國之音)
 
 
分享:
 
人氣:17,589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