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湖南学校一班级学生一夜间全部发烧 引热议(多图)
2023年11月23日,北京一家儿童医院的门诊区人满为患。(JADE GAO/AFP via Getty Images)
【人民报消息】近日,中国大陆疫情持续蔓延,众多儿童感染。多地学校众多学生因发烧而请假,医院爆满。 据大纪元特约记者李郦采访报导,网传湖南一个班级的学生一夜间全部发烧。中共一直称此波感染主要是支原体感染,但民众认为是中共病毒(新冠)。专家分析,支原体感染并非传染病。 11月30日,大陆微博流传两个图片,内容是湖南一个学校的老师发帖披露,自己整晚发烧,自己班级的学生也突然集体发烧,几乎“整个班全军覆没”,家长纷纷发信息说小孩半夜发高烧请假,最后只剩一个小朋友没有发烧,“他妈妈不放心也接走了”。 帖文最后说,“太猛了,真的是太猛了,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全枯萎了。”
(网络截图合成)
还有网民透露,“我家娃儿感冒三天,发烧仅半天,肺炎了,而且是大叶肺炎”,“现在隔壁病床的一个幼儿园女孩,比我们多病一天,也是仅发烧一天,且非高烧,还是大叶肺炎,而且比我们还严重”。 有网民说:“这也太猛了吧,简直是去年12月份的架势了啊。” 不少网民纷纷怀疑当局宣传的“支原体肺炎”的说法。 “感觉肺支不太可能一夜之间全发高烧吧。”“这么强的传染性,不是流感和支原体,我怎么觉得还是新冠呢”,“我也感觉不像支原体,支原体传染率没这么高的,倒是挺像烫嘴病毒的(新冠)”。
(微博截图)
对于此次疫情以及中共病毒(新冠病毒)与支原体肺炎的区别,欧洲病毒学及传染性专家董宇红博士对新唐人表示,从疫情三年来看,新冠传染速度非常快,这已经是常识了,但是支原体却不同。 她说,由于新冠病毒基本传播指数大、潜伏期短,还存在无症状传播的现象,所以综合传播速度大大快于支原体肺炎。 她举出数据说,从繁殖数(R0)来说,SARS-CoV-2(新冠)的基本繁殖数(R0)通常估计在2到3之间,但某些变体可能更高,可以迅速传播。肺炎支原体基本繁殖数(R0)的特征不如 SARS-CoV-2,但通常认为较低,传播速度较慢。 董宇红介绍,支原体虽然是一种细菌感染,但是因为其传染性低、对人群的影响和伤害很小,所以一般不属于目前已经列出的法定传染病类别的甲、乙、丙或其它类别。 CDC网页59种传染病中 没有支原体 经新唐人记者查询,在中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网页,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丙类及其它,其中甲类传染病2种,是鼠疫和霍乱;乙类传染病有28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排在第一位,其它还有如狂犬病、艾滋病、肺结核、炭疽、麻疹等;丙类传染病共有11种,包括流感、手足口病等;其它传染病有18种。共59种传染病中,没有支原体。
(微博截图)
甲类传染病2种。(网络截图)
乙类传染病28种。(网络截图)
丙类传染病11种。(网络截图)
其它传染病18种。(网络截图)
董宇红博士最近在新唐人“健康1+1”节目中表示,新冠病毒和支原体是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东西,它们引起的肺炎区别很大。 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病变部位不同。新冠病毒进入细胞的主要门户,是ACE2受体,在肺泡上皮细胞中高表达,肺泡受损,肺部的影像特征是毛玻璃样病变、铺路石样改变。来自中国医生2020年的研究统计,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病变肺叶较多,88.5%分布于背侧外带,46%伴有铺路石征,磨玻璃影、不涉及支气管。而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一种毒性黏附蛋白破坏呼吸道上皮纤毛,造成支气管发炎表现,病变多沿支气管走向分布。所以胸部影象不同。 正常肺里面是空气,X光是黑的。如果肺发炎了,炎症浸润水肿,照过去就是白的,俗称大白肺。这是新冠病毒引起的重症肺炎的特征性表现,病变超过3/4。支原体肺炎患者的征象明显不同,以支气管病变为中心,支气管管壁增厚,较少累及肺叶。而且支原体肺炎一般不会引起白肺。△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连花清瘟或入围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指南 遭炮轰 2023/12/4 (118,986次)
【菁英论坛】万事皆有因由 病毒冲中共而来(视频) 2023/12/2 (54,926次)
中共强化入队洗脑 儿童成此轮疫情重灾区 2023/11/30 (35,332次)
中共专家泄真相!新冠疫情在中国从未结束 2023/11/24 (121,865次)
多种病毒流行 世卫要求说明 中国怎么了?(多图/视频) 2023/11/24 (120,021次)
APEC峰会外的怒吼传递四大信息(图) 2023/11/19 (38,754次)
黑龙江现“雷打雪” 不祥之兆令民众心惊(视频) 2023/11/9 (119,417次)
知道太多被灭口?中国新冠病毒专家连死7人 2023/11/4 (139,744次)
七名中国演艺名人接连病亡 均曾参演红色剧 2023/10/2 (128,537次)
 
做饭也能触动中共禁忌!美食网红无奈发视频宣布不再做蛋炒饭。|
做饭也能触动中共禁忌!美食网红无奈发视频宣布不再做蛋炒饭。|
北京家长包围医院  抗议候诊10几小时!
北京家长包围医院 抗议候诊10几小时!
上海血槽女看病 警车开道 惹疑:李克强都没这待遇!中国餐饮业成排倒闭
上海血槽女看病 警车开道 惹疑:李克强都没这待遇!中国餐饮业成排倒闭
越来越不受待见!中共党魁在美待遇大不如前;南使馆悲剧或重演?|
越来越不受待见!中共党魁在美待遇大不如前;南使馆悲剧或重演?|
北京房价踩踏式狂跌 学区房直降400万 燕郊腰斩 业主哭惨!
北京房价踩踏式狂跌 学区房直降400万 燕郊腰斩 业主哭惨!
中国疫情急速蔓延!南京大爆发 东莞停课 深圳医院挤爆!党魁下封口令
中国疫情急速蔓延!南京大爆发 东莞停课 深圳医院挤爆!党魁下封口令
 
幽默视频:病的不轻 中共党魁想吃点啥就吃点啥(图/视频) 2023/12/4 (68,899次)
过不下去了 移民吧!(视频) 2023/12/4 (73,601次)
做饭也能触动中共禁忌 美食网红无奈发视频宣布不再做蛋炒饭(视频) 2023/12/3 (73,015次)
越来越不受待见! 中共党魁在美待遇大不如前(视频) 2023/11/30 (70,403次)
为中共党魁画像 知名画家罹癌病亡(视频) 2023/11/28 (75,390次)
吃蛋炒饭再加一动作 给中共消风(图) 2023/11/28 (56,212次)
新一波疫情汹涌而至 救世防疫有良方(图) 2023/11/28 (92,722次)
“辱母案”中的于欢怎么样了?(视频) 2023/11/27 (72,036次)
“悲剧英雄”孙志刚(视频) 2023/11/23 (74,045次)

中共又闹笑话 《上甘岭》暂停播出(视频) 2023/11/23 (106,294次)
人民报恭祝各界朋友感恩节快乐 2023/11/23 (21,486次)
“时光倒流”奇闻-他们到哪里去了?(视频) 2023/11/22 (73,527次)
普丁真命危? 习近平见的普丁是替身?(视频) 2023/11/20 (90,304次)
刘源发文反对个人专断 中共内斗剑拔弩张(视频) 2023/11/14 (79,455次)
最新预言 罕见天象(视频) 2023/11/12 (91,076次)
作家忆前世:我在母亲怀孕4个月时投胎(视频) 2023/11/9 (73,291次)
李克强没有汲取父亲的教训(视频) 2023/11/9 (74,632次)
曲线救国不成 李克强窝囊死(视频) 2023/11/8 (74,576次)
令计划之祸(2)令计划游刃于江胡之间(视频) 2023/11/7 (82,484次)
无神论画家 垂死之际被神拯救(视频) 2023/11/5 (77,834次)
京官怪事多 李克强“被害死” 习“跳进黄河洗不清”(视频) 2023/11/4 (81,349次)
李克强猝逝 死因蹊跷 或涉高层博弈(视频) 2023/11/1 (144,357次)
中国股市跌跌不休 一夜回到疫情前(视频) 2023/11/1 (132,408次)
内幕越扒越多 许家印父子癖好再曝光(视频) 2023/10/28 (73,229次)
李克强猝死!中共要大地震?(视频) 2023/10/27 (73,633次)
保密法要修改 暴露习近平一软肋(视频) 2023/10/26 (121,342次)
中共国务院秘书大洗牌 内斗新动向(视频) 2023/10/21 (74,051次)
下架新书《崇祯》 习中央再出昏招(视频) 2023/10/20 (77,688次)
越来越多中国富豪 透过地下金钱转移资产(视频) 2023/10/20 (66,806次)
清华书记 特务出身 袁永熙之悲催人生(视频) 2023/10/17 (70,631次)
习近平与毛泽东晚年的相同与相异(视频) 2023/10/5 (85,850次)
亚运“64”图片遭封杀 7月1日将是中共最怕的敏感日(多图/视频) 2023/10/4 (103,759次)
【内幕】习近平放弃政治承诺 步入险境(视频) 2023/9/29 (71,937次)
清洗带弓军人 习近平著魔(视频) 2023/9/28 (73,549次)
预制菜进大陆校园 家长强烈抵制 网友炮轰(视频) 2023/9/24 (73,606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