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
 

外国记者出书 首次披露六四成都屠杀(图)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记者Louisa Lim的新书《失忆的中国:再访天安门》,首次披露八九六四期间,与北京远隔千里的成都,人们在得知北京屠城的消息后愤怒走上街头抗暴,后被血腥镇压、大面积伤亡的史实。

【人民报消息】(人民报记者李帼吉综合报导)近日,曾作为驻华记者在中国工作10年的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记者林慕莲(Louisa Lim),受邀在伦敦的一个座谈会上,向对中国问题感兴趣的专业人士讲她的新书《失忆的中国:再访天安门》

林慕莲在这本书中,首次披露八九六四期间,与北京远隔千里的成都,人们在得知北京屠城的消息后愤怒走上街头抗暴,后被血腥镇压、大面积伤亡的史实。

「在一次去成都采访的过程中, 偶然遇到一个女人告诉我, 八九六四的时候,她的儿子骑车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她很长时间也不知道他的情况,这个女人谈话中不时出现的「暴力」、「暴动」这样的字眼,使我想知道当时在成都到底发生了什么。 」

这是一个从未被外界注意到的历史片段,在过去的25年间,只存在于目击者的记忆、私人收藏、未被发表的史料中。林慕莲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包括上千张照片的各种史料汇集到她这里来,共有25箱,最多的是来自当时住在成都锦江宾馆的外国人的目击资料。也包括一个中共党员在成都住院期间目睹的情况,震惊之余写下的一份目击录,这份文稿在委托友人秘密带到国外后25年间并未公之于众,在林慕莲截稿日的前一天被悄悄地放在她的家门口。

六四之夜的成都

八九年六四期间,成都发生了上万人参与的大规模抗议,绝食、不同于北京的是,当人们从BBC和美国之音的广播中得知北京屠城之后,已经从天府广场上离开的人们举着写有「我们不怕死」、「六四屠杀,七千人伤亡」之类的横幅从新走上街头。

他们遇到的不是军队,而是武装警察的暴力镇压,警察们用警棍专往示威者们的头上砸,愤怒的抗议者用鞋、砖头,和随手捡到的东西反击。一个美国领馆工作人员告诉《纽约时报》,他看到当时至少100个抗议者重伤被抬出广场,林慕莲的这本书中包括当时的一些照片,可以看到与北京屠城相似的景象。

Louisa说:「当时的暴力镇压的场面被很多市民看到,当地政府无法掩饰和封锁消息,就试图控制消息,一个月后出版了一书叫做《成都暴乱的完整故事》(译名)印刷了70万册,其中写到当时8人死亡,包括2名学生,1,800人送医。」 林慕莲认为这个数字远低于实际情况。

发生在锦江宾馆院中的屠杀

林慕莲强调,让她震惊的是这第一次的镇压并不是最血腥的一次。第一波的镇压激起成都人更大的愤怒, 6月5日晚人们又涌上街头,警察开始开枪,其中一群逃进锦江宾馆的抗议者,再也没能活着出去。

「锦江宾馆当时是成都最高级的宾馆,也是美国领馆所在地,所以美国外交官的电报中描述了当时发生的情况,很多外国人也住在那里,透过窗户看到了发生在院中的情景。很多人惊吓异常,当他们离开中国后,向大赦国际、媒体等诉说,努力想把这个事实公诸于世,但实际情况是,北京是这么重要的一个地方,外界对成都这个远在首都千里之外的地方没什么兴趣,大部份外国人根本不知道成都在哪里,那里的故事就这样成了说不出来的故事,从未见天日。」

「根据锦江旅馆住客的描述,一排一排的抗议者们被围起来,强迫地跪在地上,手臂被绳子系牢吊在背后,至少有两个目击者告诉我,他们认为这样的捆绑方式是要让这些人的手臂折断,然后来自国家安保方面的人员把抗议者一个一个推倒在地上,再用铁棒把他们的头砸碎。两辆卡车开来,尸体被扔到车上去,像扔垃圾、土豆、肉块……不同的目击者用不同的词形容这一景象。一位目击者说,『我不记得任何一个人喊叫,只是这些肉体一个堆在另一个之上,如果有人没死,也不可能在这个尸体堆中生还。』」

林慕莲说:「我听到这些故事,我想要更多的证据,所以我去找中国方面的资料,有意思的是,他们真的编排了当时发生的事,但没提对抗议者使用暴力,报纸中没有细节,只是说,那晚有70人被拘押在锦江宾馆。」

林慕莲在书中用整个一个章节24页,描述了六四期间成都发生的这一系列事件中被看到的部份,包括外国目击者的名字;他们上街接近抗议人群时的感受、在街上、在旅馆中看到的一幕幕场景的描述;以及她所能找到的美国领馆的外交电报、在各种相关的报纸、书籍上能提供佐证的只言片语。

林慕莲也提到向中国人获取证词的困难和他们惧怕的心态,特别提到第一次让她意识到成都屠杀的这个妇女,她说,她在儿子失踪后五次去北京上访又被遣送回成都,警车有两年时间就守在她家门外,她最终得到她儿子在警所被毒打至死的照片,并获得相当于9,000美元的所谓「困难补助」,就是这样经历的一个人,当林慕莲问她是否知道还有人在当时如她一样失去亲人时,她说即使知道也不会告诉林慕莲。

林慕莲说:「中共政权的一切说法做法都是让人们忘记过去向前看,但对国家民族来说,这其实是个危险的论调。」△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14/8/3/59909.html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