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消息】一九九二年三月二十六日的那一整个星期,大陆以及海外媒体纷纷在头版位置转载“深圳特区报”一篇题为“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的文章。该文不但记录了邓小平南巡的重要谈话,也让独家采访的陈锡添一举成名。

毕业于人民大学新闻系的陈锡添,现在是“香港商报”总编辑。时隔十一年,再看这篇当年引起巨大回响、被认为是间接推进大陆改革开放的文章,陈锡添向“南方周末”坦言,他有一个遗憾,就是碍于时空背景,那时候邓小平有一段话,并没有写进去:年纪大了,要自觉下来,否则容易犯错误,所以我们这些老人都应该下来。

陈锡添说,“这些我都没敢写”,为什么不敢写,陈锡添表示,“当时我的思想不够解放”。

邓小平是在九二年一月十九日抵达深圳,二十三日离开。陈锡添回忆说,十八日那天下班前,他接到市委的通知:邓小平明天上午九点到深圳,要他隔天一早和深圳市领导到火车站迎接,并采访邓此行活动。同时他还被告知,他是深圳市媒体此次采访的唯一一位文字记者。

邓小平关于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一系列重要谈话,让陈锡添感奋不已,他誓言“一定要很好地把这些报导出去”!然而,当邓小平离开深圳后,他向上级请示发稿,回答却是:“暂时不做报导。小平视察深圳时自己提出“三不”:不题词、不接见、不报导。我们目前没有报导任务。”

陈锡添心里觉得,这个稿子如果不发出去,将成为一辈子遗憾。所以他一直在观察时机。直到三月二十六日,“东”文才被通知刊出。

陈锡添回忆说,不只邓小平南巡的文章如此,许多其他的文章有类似的经验。例如,九二年深圳股票抽签,深圳出现一百二十万人排队领抽签表的人潮,排队的人等了几天,但由于走“后门”的有力人士把表拿走很多,股民聚众上街,烧了好几辆汽车、摩托车,并与警察发生冲突。他们在报导时虽然只敢写:“一些网点人多拥挤,秩序较为混乱,但没有发生死亡事故。”然而稿子到了上面,市领导还是将之改为:“发售工作体现了公正、安全、高效原则”。根本就是昧着良心在扯谎。

十一年过去了,如今中央的老人几乎都“下来”了,但当年邓小平要老人都下台的话恐怕目前国内还是没有记者敢把它公开写出来。因为,还有一个那个时代的代表象幽灵一样在现时中国的上空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