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布萊爾要「倒薩」?老江坐不住了!
 
大陸一讀者
 
2002年9月28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讀者按:布什公佈了幾個邪惡軸心國名單,沒有咱中共,可是奇怪的是,無論國際輿論譴責哪個邪惡軸心國都好象要扒中共的皮、抽江澤民的筋,中共喉舌們一定要大罵特罵。阿富汗塔利班政權還在時,本拉登還活着時,您瞧咱中國的主要大媒體那忙,可着勁地罵。罵誰啊?誰和塔利班政權、本拉登作對就是和咱中共、和咱江主席作對!

這不,塔利班政權也亡了,本拉登也死了,中共趕忙辯解和塔利班沒關係,但是沒長記性。英國政府剛公佈了薩達姆侯賽因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威脅世界安全的罪證時,要打擊邪惡時,江政府又心痛了,不信,您看今天在人民網刊登的一篇文章,全文轉載,最能表明立場的是文章中的那些引號,每一個引號都帶着仇恨,它們彷彿在叫囂:不許打擊邪惡軸心!

這不過是衆多文章中的一篇:


人民特稿:布萊爾拋出「倒薩」證據之後

人民網駐英國記者 史宗星


24日上午8時,英國政府按預定計劃公佈了「倒薩」證據,即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威脅世界安全的「罪證」報告。報告共55頁,圖文並茂,是布萊爾首相一段時間以來嘔心瀝血的結晶。

報告對伊拉克提出多項指控:從未放棄製造生化武器的計劃;儲藏了20枚射程650公里的薩達姆式導彈,可攜帶生化武器彈頭,在接到指令45分鐘後即能發射;製造核武器的計劃正在進行,並試圖從非洲獲取鈾原料;正在研製一種新型導彈,整個中東、希臘和土耳其都在其射程之內……

布萊爾爲報告寫了序言。他說,伊拉克一直隱瞞它研製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真相,而且從以往聯合國對其進行武器覈查中汲取了教訓。因此,即使現在恢復對伊武器覈查,薩達姆肯定會設法儘量掩蓋其武器真相。布萊爾的話暗示,儘管伊拉克表示無條件接受聯合國對其武器重新覈查,但不可能消除薩達姆造成的威脅。

報告公佈的頭天晚上,布萊爾把所有內閣成員召到唐寧街10號,開了兩個鐘頭的「特別內閣會議」。會上,閣員們閱讀了報告文本,布萊爾把薩達姆的「罪行」數落了一遍。有報道說,布萊爾還找幾位對他的伊拉克政策持懷疑和反對態度的大臣進行了「一對一」的談話。散會時,一直強烈反對對伊動武的大臣肖特女士說,會開得很好,內閣達成了一致。

內閣會議後,布萊爾對這份報告的「說服力」似乎更充滿自信。他通過發言人說,該報告「將拆穿伊拉克所說的不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謊言」,表明來自薩達姆的威脅是「現實而嚴重」的,而以往聯合國實行的遏制政策已不奏效。發言人說,布萊爾希望聯合國在處理伊拉克威脅方面發揮重大作用,但也強調英國對伊無視聯合國決議的行爲不會置之不理。

報告贏得了部分人的歡迎和支持。有人稱報告提供的證據具有「權威性」。在當天上午舉行的議會下院「緊急辯論會」上,保守黨領袖鄧肯·史密斯對布萊爾公開表示支持。他說,報告表明,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英國構成了「潛在威脅」,「當所有其他努力失敗之後,戰爭應是最終選擇……英國絕不能迴避自己的責任。毫無疑問,現在是行動的時候了」。

但英國第三大黨——自由民主黨領袖查爾斯·肯尼迪發出了警告:在沒有聯合國授權和國際社會支持的情況下,對伊貿然採取軍事行動「將在國際事務中開創一個危險的先例」。他說,「目前所有的努力應集中在讓聯合國覈查人員重返伊拉克問題上。」他奉勸布萊爾「要維護英國的道德威信,維護英國議會的權威,維護聯合國的權威」。

在議會辯論中,有數十名工黨議員堅決反對對伊動武。工黨女議員黛安·阿博特把報告稱爲「受了潮的爆竹」。她說,報告「不過是把已經公開的信息重新加工組合而已」,「看來更像一場公關表演」。另一位工黨議員喬治·加洛韋則把報告稱爲「虛構的故事」。他說,「現在唯一可信的人,是了解情況的聯合國覈查人員,而不是那些爲宣傳目的而炮製這份報告的人。」在獨立電視臺當天舉行的訪談會上,一些學者和專家認爲,報告提出的證據「不足以構成對伊開戰的理由」。

這份報告贏得了大西洋彼岸布什總統的好評,他稱這是英國政府支持美國立場的一個表現。但報告激起了伊拉克人的極大憤怒。伊外長薩布里說,布萊爾提出的證據全是「謊言」。俄羅斯外長認爲,英國拋出這個報告是爲了「轟動一時的宣傳」,伊拉克有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只有聯合國的專家才能下結論」。

英國輿論評論說,報告雖然在議會贏得了「謹慎支持」,原來意見分歧的內閣至少表面上表現出「一致」,但報告並「沒能完全說服公衆」。25日出版的《獨立報》指出,薩達姆有能力生產某些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是毫無疑問的,但值得思考的是,他目前究竟有沒有動機使用這些武器攻擊西方國家或這些國家的盟友。「如果沒有證據證明薩達姆會這樣做,那麼,單方面對伊採取軍事行動的依據便不復存在。」

BBC的報道說,報告雖然出臺了,布萊爾「依然大傷腦筋」。一些反戰團體和組織,本週末將在倫敦的海德公園舉行大規模抗議集會;在即將召開的工黨秋季大會上,布萊爾也會遭到黨內反戰情緒的強烈衝擊。

(人民網倫敦9月25日電)


來源:人民網 2002年9月26日


 
分享:
 
人氣:11,679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