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間!憑這輝煌成就 江澤民絕對有資格留任
 
姜平
 
2002年7月28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七一」前夕,一份內部文件披露,1997年至2001年五年間,共有近六百萬黨員受到黨紀、國法制裁;改組的黨組織近四十萬個;退黨人數近三十萬人。

違紀犯法黨員總數
1997年: 766,400
1998年: 917,200
1999年: 1,204,300
2000年: 1,413,200
2001年: 1,622,300

受黨紀處份人數
1997年: 653,900
1998年: 709,100
1999年: 952,100
2000年: 1,147,000
2001年: 1,311,500

受法律制裁人數
1997年:112,500
1998年:208,100
1999年:252,200
2000年:266,200
2001年:310,800


今年第五十三號文件

爭鳴記者黎自京擬文說,在中國共產黨建黨八十一週年前夕,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下達了中發二OO二年第五十三號文件,其內容爲轉發中紀委、中組部關於五年來黨員整體政治、組織狀況總結的文件,供省級黨委、紀委、組織部門內部參閱。

該文件披露從一九九七年至二OO一年,共有五百九十二萬三千四百餘名黨員受到黨紀和國法制裁,具體數字如上表.其中,被判無期徒刑、死緩、死刑者,共五千七百八十六名。

畏罪潛逃的黨員四萬五千三百三十名,其中副廳級或以上幹部五十七名:縣處級幹部六千零五十五名。

畏罪自殺一萬七千二百五十餘人次,自殺身亡六千五百二十一人。

公開披露的黨員違紀犯法涉及金額數

公開披露的黨員侵吞和挪用公款達一千八百二十四億三千萬元;受賄合計七百五十四億六千二百萬元;非法套匯、攜款外逃,合計二百五十多億美元外匯,由於瀆職給國家造成的上萬億元經濟損失,尚不在內。江綿恆及江氏集團貪污盜竊國庫的數量之巨無法計算,故不計算在內。

舉報控告黨員案件數

據該文件披露.一九九七年至二OO一年,中央、省、地三級黨委、紀委和政法部門接獲社會各界和境外舉報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的統計數字,如一九九七年:三百二十一萬四千宗;一九九八年:四百零七萬二千宗;一九九九年:三百六十一萬三千宗,二000年:五百五十六萬七千二百宗;二OO一年:六百十二萬三千七百宗。

這裏還不算海內外對江澤民及江氏集團舉報控告的案件數。

改組黨組織近四十萬個

該文件又披露:這五年間,共改組黨組織三十七萬三千八百四十個。其中省部一級黨委(組)十六個;地廳一級黨委(組)二百七十六個;縣處一級黨委(組)一萬六千一百零九個。

黨組織被改組可不是一件小事,這表明高舉「三個代表」的黨組織已經爛得無法收拾了,有的黑社會頭子就兼任黨委書記,在黨內呼風喚雨,和中共最大的黑社會頭子江澤民心心相印、遙相呼應。

五年間退黨人數近三十萬

該文件還披露:一九九七年至二OO一年底,提出退黨並經覈准者爲二十九萬零七百五十人。一九九七年:三萬」千七百人;一九九八年:五萬二千二百人;一九九九年:二萬八千七百人;二000年:六萬零八百五十人;二OO一年:十一萬七千三百人。

資料表明退黨者中黨齡三十五年至四十年的老黨員,佔百分之六十五。這些老黨員不願意留在江澤民的獨裁黨中,所以江澤民的「七一講話」號召暴發戶快快入黨,改變黨的性質。

江澤民時代的共產黨幹部比垮臺前的國民黨更腐敗

據悉,中組部在地方調研時,安徽、山東、陝西有老黨員、知名人士說.現在一些黨組織、政府部門,能爲人民工作嗎?還能代表人民的願望、意志來領導、管治嗎?他們認爲江澤民時代的共產黨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比昔日國民黨崩潰前夕的官僚階層更腐敗、更沒落、更引發民憤。農民甚至把縣、鄉兩級黨委和領導幹部比作壓在農民身上的兩座大山,把江澤民比作坐在山頭上的山大王。

貨真價實的百分之十

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的統計數,常常有水份。但這種黨員違法亂紀的數字,不但絕對沒有水份,不但貨真價實,而且是「壓縮餅乾」,準會脹出來。

事實上,這六百萬黨員中受黨紀處分者,恐怕絕大多數都應當送上法庭。因爲他們是黨員,所以一般都是關起門來,在黨內「批評教育」一下就算完了。需要給以黨紀處分的,都是問題嚴重的。但嚴重的也還是要「保護」,而且要「保密」。只有那些罪惡昭彰,已經無法「家醜不外揚」了,才不得已給以法律追究。能公開出來的已經是縮了水的,其實不止這些。這六百萬黨員在中國共產黨內大約佔百分之十。這還只統計了五年,如果把時限拉長,違法亂紀的黨員會佔更大比例。現在就以百分之十計算吧。

這「輝煌」的五年是江澤民統治中國十三年來的最後成績,是軍委高官們、江澤民愛將們拼命挽留江澤民連任的理由,是貪官污吏們學習「三個代表」的最好體現。

如果說十六大連任的條件是,誰能夠讓中共在最短時間裏腐爛垮臺,那我一定把票投給江澤民。

能幹好這活兒的,您還找得出第二個人選嗎?


 
分享:
 
人氣:13,691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