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版的臭豆腐和香餑餑
 
作者:趙達功
 
2002年7月23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看到一則報道說,美國電影協會懸賞15萬美元鼓勵檢舉美國電影盜版光碟。我心裏砰然一動,就想立刻舉報中國市場上的盜版,15萬美元摺合人民幣也有120萬之多,不費吹灰之力,瞬間我就成了百萬富翁,其不樂哉!可是仔細一想,那15萬懸賞沒有說明是懸賞第一個舉報的人的金額,還是懸賞衆多舉報者總共金額?了解中國盜版市場的中國人何止千萬,如果千萬人分這15萬,就算我是其中一個,分到手也不過1.5美分,實在不划算。所以我又涼了半截,儘管精神上也曾吃了大餐。

後來我的阿Q精神又讓我神氣起來:我是中國人,把中國人盜竊美國電影的事情抖摟出去,賣給美國人,這不是做了美國的特務、間諜了嗎?這不是不齒於中國人的漢奸行爲嗎?幸虧我猶豫了一下,沒有真的去舉報,否則不就成了漢奸賣國賊了嗎?真差點讓我驚了一身汗。於是,我下決心隱瞞中國盜版光碟事實,立志做一個無名的民族英雄。

扯淡歸扯淡,還得正經談談中國的盜版。

前幾天到深圳的盜版市場轉了一圈兒,美國電影協會列出的那幾部電影全有,什麼《蝙蝠俠》(Spider-Man)、《魔戒傳奇》(Lord of the Rings)、《怪物公司》(Monsters Inc.)、《哈利.波特和魔法石》(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還有衆多的韓國劇,還有中國自己的電影盜版光碟,琳琅滿目,俯拾即是。那些電影剛在美國上映,盜版光碟旋即面世,當然美國人生氣;可是中國的電影還沒有發行上市,也經常先在盜版市場上問世了,中國電影界找誰去!

利用非法手段盜版,獲取高額商業利潤,這已經遭到全世界的聲討。中國每年不知搗毀多少地下盜版光碟工廠,不知查獲多少個盜版市場,但是盜版之風此起彼伏,連綿不斷,所謂打擊盜版常常成了走過場。爲什麼盜版如此猖獗?分析有三:高額利潤的誘惑,使人鋌而走險,是其一;廣闊的需求市場,中國人需要盜版,是其二;世風日下,犬儒盛行,道德淪喪,寡廉鮮恥,是其三。中國擁有電腦數量大概在2000萬臺以上,實際數字並不準確,因爲大多數人喜歡組裝電腦。雖然人均擁有量不是很高,但絕對數量已經非常可觀,況且電腦銷售依然在快速增長。

對於中國人來說,盜版就是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香。購買盜版光碟並非因爲價格,並不僅是窮人的行爲,富人更多參與。中國人狡辯說,盜版不合法,但盜版合理。原因是從實用出發。花四塊錢就可以解決問題,爲什麼要花幾十塊?一張OFFICE97正版當年要人民幣1997元,盜版只要人民幣4元。正版的一般人買不起,盜版的誰都能買的起。實際一點,中國個人電腦擁有數量飛速增長,與盜版猖獗密不可分。在深圳,到影院看一場電影,需要40元到100多元不等,但是買一張DVD影碟,僅需要6──8元,而且都是電影院沒有放映過的新片。

不過,有些盜版是香餑餑,聞起來香,吃起來也香。前些年深圳流行盜版「反動」書籍,只要在大排擋或小飯館吃飯,總有人向你兜售盜版「反動」書籍,都是一些香港、臺灣出版的被共產黨列爲禁書的書,像《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達賴喇嘛自傳》、《黃禍》、《中共太子黨》等幾十種,印刷質量不是很好,價錢比定價要低很多。這些書的銷售對象大都是政府官員、知識分子和對政治感興趣的人。最受歡迎的還是香港和美國的那些「反動」雜誌,但市場上沒有盜版,只能讓香港人給帶進來。如香港的《爭鳴》、《動向》、《開放》、《前哨》和《中國之春》、《北京之春》等,大陸人都你爭我奪,如飢似渴,在黨政官員和知識分子中傳來傳去。酒樓飯肆,人們或竊竊私語,或高談闊論、繪聲繪影,把得知的中央內部消息互相交流,各抒己見,也常常出現脣槍舌劍、面紅耳赤的爭論。

深圳作爲毗鄰香港的特殊地域,銷售「反動」書籍一度形成半公開狀態。這些禁書也往往成爲交際內地共產黨官員的中介物,許多商人購買禁書不是自己看,而是做生意拉關係用,是敲門磚。雖然是共產黨的禁書,但黨政幹部最喜歡讀。我有一個朋友是臺灣商人,祖籍是南昌市人,1987年跑到臺灣,身份就變成臺灣商人。有一次,他一下子買了90多本禁書,想帶到南昌送禮用,沒想到在深圳機場被發現,全部扣下沒收,人就沒有抓,如果乘火車就沒問題了。現在的深圳,禁書已經被徹底禁止了,尤其是《六四真相》出版以後,大陸方面十分緊張,害怕這本書在中國流傳,曾一度在各個關口嚴加檢查,防止流進大陸。可見,共產黨當權者已經感覺失去民心,擔心政局不穩,更進一步加強了對海外民主自由思想的封鎖。

盜版禁書與盜版光碟是完全不同的性質。盜版禁書是被迫的,是由於共產黨剝奪了人民應有的新聞出版自由,剝奪了人民知情的權利,造成的盜版現象。儘管盜版者可能是爲了獲取利潤,但盜版的作用和結果是好的,是衝破共產黨封鎖的必要手段,對於這種盜版,除了共產黨不高興以外,全世界都是同情和支持的。

轉自觀察


 
分享:
 
人氣:10,722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