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不下的足球氣 解不開的闖館結
 
螺桿
 
2002年6月24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中國人似乎在團結協作性較強的大運動項目上,總是無所作爲,反之在個人競技方面或者女運動員身上倒是光芒四射,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中國人是否真的擺不脫柏楊先生那個蟲和龍的定理? 是否缺乏一種整體的拼殺精神,這種精神,在亞洲我們可以從日本人和韓國人身上明顯地看到。比方說足球,過去我們說黃種人體力不如白種人,速度不如黑種人,但今天的事實是,作爲黃種人的韓國隊已經進入了四強。面對同是亞洲人的「大韓民族」,我們是學習人家這種拼殺精神?還是滿懷妒嫉不服氣?

因爲近來,我們的愛國者們對「大韓民族」有了莫名其妙的齟齬。在世界盃之先,已經有闖館事件造成了兩國之間的不快,這個矛盾迅速膨脹,裂痕迅速加深,以至延伸到了世界盃。

先說世界盃,中共一是利用輿論搞政治導向的,這次又利用足球,將國民的仇美情緒導向了南韓。民族主義和排外情緒,本是弱小民族的特性,這不奇怪。但發生在中國這樣的大國,要國民每天箭撥弩張地警惕「反華勢力」,以至於扯上世界盃,將其政治化,就陡顯中華民族的氣量未免狹窄了。譬如二人對奕,玩樂遊戲而已,上升到高度認識,也不過是檢驗或鍛鍊智力罷了,應該是「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然而輸了棋不檢省自己的棋藝,反報怨對方作弊,這種心態,若是取代了民族自尊,還怎麼奮發圖強? 以中國國足的實力進軍世界盃,其結果如何是明擺着的事情,能僥倖進入世界強隊外圍就算不錯了,這一點,真正的球迷和行家心裏都清楚,也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只是害苦了那些被官方喉舌民族主義煸情宣傳鼓動起來的廣大民衆,不要說花幾萬塊旅費前往助陣的拉拉隊,就是國內百姓,舉國上下都捲入了狂熱的旋渦,期望越高,心理素質越差,幾個零回合下來,國民的失望和憤怒差點將國足生吞。

其實將世界盃賽事過分渲染,中共當局本來是另有意圖的,時值「六四」,正犯忌諱,世界盃賽正好用來「沖喜」,結果衝了六四的誨氣,卻迎來了國足的誨氣。不過國足的誨氣,儘管對中共政權無傷秋毫,卻抖出不少黑幕來,輸球的失落沮喪,可以用祖傳的阿Q精神來化解,但黑幕背後的事情,弄不好就又鬧出個遠華案,也是非同小可,所以官方喉舌話鋒一轉,輿論就又有了新的導向,這個導向就是把國足熱再回一次鍋,燒到以老美爲首的「海外反華勢力」那邊去。因爲這種仇美體育政治,還有一線希望,這個希望就是通過南韓與葡萄牙的賽事淘汰老美,但事與願違,熱臉貼上了冷屁股,韓國人似乎不在意體育爲政治服務,於是就有了韓國隊是「小人得志」之說,因爲南韓人「哈美」了,所以愛國者們將一腔怒氣傾泄到了「高麗棒子」的頭上。

既然「高麗棒子」這麼不給面子,闖館的事還沒了結,那就拆它的臺喝它的倒採,愛國者們一下子又變得公正起來,替西班牙抱起不平了。當然,這之中有可能是裁判的問題(黑哨〕,但西班牙隊的冤屈和中國愛國者們的心理變態並無什麼互動關係,以中國愛國者們的心態,「高麗棒子」如果敗給西班牙是大快人心,如果勝了西班牙則「雖勝猶恥」,「勝而不武」,輸也好贏也好,總之不會光彩就是了。

與此同時,又出了北韓難民闖館,中國警察與南韓使館人員大打出手的外交醜聞。中國外交部方面一再聲稱,北韓難民闖館事件是一埸有計劃的國際陰謀,事實上,這也的確是一埸有計劃的事件,因爲這是國際人道組織搞的難民救援行動,但到了中共嘴裏就成了「陰謀」。說南韓搞陰謀的根據是,南韓歡迎北韓難民,所以刺激了北韓人借道中國逃往南韓,按中共邏輯就是:你南韓不應該接受難民,如果你歡迎儘管開了口子讓難民湧入就是了,幹嘛把禍水引到中國呢?但是中共似乎沒有替北韓人民想到這個問題:金家王朝的國境封鎖,除了「友好鄰邦」這邊,其它地方不是地雷就是機關槍和炮艇魚雷,還有什麼出路?

所以,朝鮮難民沒有別的逃路,只有中國這一條路可走,因爲中國東北地區有大量的朝鮮族居民或親屬,可以掩護他們,但他們的目標是南韓,所以唯一的方法就是在中國闖入第三國使館請求庇護。中共當然是舍不下金正日這個流氓弟兄的,既不肯得罪金家王朝,又礙於國際輿論,不敢在難民遣送上做的太不人道,就出現了左右兩難的外交困境,於是就遷怒於南韓和日本,說這是反華勢力故意給中國出難題,要中國難堪。那麼闖進人家使館裏捉人,不是更難堪嗎?闖進使館捉人的作法無異於土匪張作霖的野蠻,無異於義和團攻打東交民巷的愚蠢。

北韓難民爲什麼不像福建船民那樣在海上冒死漂流?爲什麼偏往中國跑?這說明中國即使人口再多也有活路,這是給中國的國際形象爭光,有什麼難堪的?其實這個問題本來容易解決,只要一方面在邊境上加強管理,一方面通過聯合國協議一下,在中國設立一個難民機構就成了。外交歸外交,人道歸人道,政治歸政治,如果象中共現在這樣,把這三件事硬是擰在一塊,那就永遠也解不開北韓難民這個死結,除非在邊境上架起機關槍掃射難民,或者,除非金家王朝垮臺。

(博訊)

 
分享:
 
人氣:10,437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