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透露出兩點最新信息
 
作者:史山
 
2002年2月8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中國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二月五日到七日在北京舉行。這個三天的會議,會期本來安排在去年年底,一再拖延之下,到今年二月才召開。在這個金融工作會議除了仍然強調過去的方針政策之外,透露出來的最新信息有兩點,一是要「實施積極的貨幣政策」,第二則是要求各銀行推動對中小私營企業,尤其是中小科技型私營企業的貸款。

中國的經濟增長已經連續八年逐漸下降,去年降低到百分之七點二,並且是前高後低的態勢,第一季度經濟增長仍然有百分之八,到最後一個季度已經低至百分之六了。一年之內降低了百分之二,顯示世界經濟不景氣,尤其是九一一後世界歐美經濟滑落,對中國的經濟已經造成了重大的影響。

去年中國經濟最大的變化之一,是外貿出口增長大幅度降低。二千年中國出口增長三成,去年只有百分之七,而最後一個季度出口有百分之十的負增長。中國目前年GDP一萬億美元多一點,外貿值則有四千五百億美元。

二千零一年,中國雖然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但投資增長到最後一季度仍然跌落到百分之八左右,是改革開放二十二年以來最低的季度指標。

去年,中國登記失業人數佔就業人口百分之三點七,當局估計今年將達到百分之四點五,實際失業、下崗和待業人數(包括農村剩餘勞力),保守估計達到三億人左右,佔中國勞動力的四成。唯一的利好數據,是「消費信心」,但「信心」是一個心理虛值,這和當局嚴格控制媒介有相當大的關係,而且數據經由主要城市統計而來。

在中國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三年來,中國財政支出每年增長五、六成,遠遠高於財政收入二成的增長,而爲了彌補財政赤字,中國大幅增加國債的發行量,九三年中國發行國債只有不到三百億人民幣,去年國債發行已經達到四千五百億,再加上各銀行的金融債和國家專項債,實際發行債券總量達到七千億人民幣。

顯然,中國「積極的財政政策」,對啓動中國經濟沒有產生預定的效果。這次金融工作會議上,北京提出「積極的貨幣政策」的提法,顯然是被迫而爲之。因爲中國的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不良資產比例非常之高,由於其所帶來的巨大的潛在金融危機風險,面對中國入世後對外金融開放的時間表,北京一直都對鬆動貨幣發行量採取非常謹慎的態度。

最近兩週以來,中國官方發出相當明顯的減息信號。最明顯的信號,是國家計委的報告,認爲人民幣應當適當下調利率。上月底中國人民銀行在公開市場操作,以高價購入浮息國債,推低市場利率。目前人民幣利率一年期二點二五釐,比美元和港元都高出一個百分點,

這一切數據,說明中國經濟的狀況,已經到了改革二十年來最難過的時期。改革二十年來,只有九零年的經濟增長數據比百分之六更低。但九零年的情況,是六四後全球制裁和國內急劇變化的時期。應該說那是中國的低潮谷底,而去年卻仍是經濟高潮峯頂,一高一低趨勢所帶來的數據變化,性質有很大不同。

八九年和九零年,中國的經濟問題是通貨膨脹,而目前是生產過剩和價格下跌。利用行政手段對付通貨膨脹,中國當局有非常豐富的經驗,但對付通縮,當局可以說完全失去了擅長的辦法。採用所謂「積極的貨幣政策」,可能出現的情況,首先是人民幣降低利率,其二是採取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即增加貨幣發行。雖然對經濟或許有刺激作用,但在世界經濟不景氣、國內消費不振、民間投資萎縮、資金外逃等等因素的制約下,也可能走向「滯脹」的局面,即經濟增長仍然緩慢,但通貨膨脹卻重新抬頭,使得國家整體實力,開始跌落。


 
分享:
 
人氣:9,784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