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廢村官改橋名
 
2002年10月3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坐落在漳河岸邊的仁義橋村,宛似河沿上一顆小星星,雖然微不足道,卻也亮着閃閃的光。
  
仁義橋,寓在仁義而不在橋。不過,如今這裏並沒有橋,也許原來有過橋,將來一定會有橋。然而,夏暑季節,當新月從東山升起的時候,橫貫漳河,便呈現一條乳白色的氣帶:象輕紗,象流水,飄忽隱現。這時刻,大堤上乘涼的人們,指着飄渺的氣帶,不厭其煩地講着橋,講着遙遠的故事,敘述着娓娓動人的歷史——這大約就是真實的歷史。真實的歷史大約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傳過來,任何人也篡改不了……。
  
相傳,三國時期,魏都鄴郡東五里有個仁家莊,莊上有個仁耀祖,是個頗有名聲的大戶人家。老兩口七十歲同年下世,落下兩個兒子固守家業。大兒子叫仁義,二兒子叫仁心。兄弟倆雖是一奶同胞,卻有截然不同的品行。仁義讀書知禮,勤勞忠厚,有一顆惜貧濟危的慈善心腸;仁心不學無術,遊手好閒,且又勢利刁鑽,酒色、賭注無所不好。哥哥常常依理規勸,仁心不但不聽,反罵仁義呆頭呆腦,缺心少肝。久之,仁義見規勸無效,只好井河不犯,各奔其道。
  
仁心終日遊山玩水,過着放蕩不羈的生活。仁義夜來讀書,白日耘田,起早貪晚勞作漳河之畔,他常常看到,南來北往的行人、客商,對着滾滾奔騰的漳河水和飄在河上的一葉小舟怨聲載道。他心裏油然起憐憫之感,心想:要是有條大船或一座橋,人們就不用站在河邊,望漳河生畏了。就這樣他出錢造了一條長五丈、寬三丈的船,又僱了兩名水手,往來擺渡過往行人。據說,漳河上的船至今又寬又大,就是仁義留下來的樣子。   

仁義的大船一開始擺渡,過河的人便從上游、下游一下子聚集到仁家莊來,河口很快便熱鬧起來。
  
仁心知道後大罵哥哥不該讓行人白白過河,並奪去大船,高抬河價要發橫財。哪知就在這一天,漳河突然發起大水,一巨浪把大船掀翻了……
  
仁義眼看着大船被洪水沖走了,難過得躺在床上掉眼淚。但他並沒有灰心,雖然一天沒吃飯,第二天一早便同村民們一起在漳河裏下了兩排木樁,準備架橋了。村民們自動趕來幫忙。數日後,一座木橋架起來了。仁義在橋頭搭個窩棚,時刻候守在橋上。他親眼看行人無憂無愁從橋上通過,心裏樂滋滋的。人們平平穩穩踏過橋頭,總是向建橋人投過敬仰的目光,同時,拿出禮物和銅錢償謝,但仁義都一一拒絕了。
  
仁家莊有橋了!這個消息很快傳開了,過往的人絡繹不絕。人們往來,傳頌着仁義的名字,感激着這個善良的建橋人。
  
這事又被仁心知道了,他看着板橋上往返不斷的行人,認爲是個發財的好機會,就跑過來斥責仁義說:「你這個傻瓜,竟然拿着祖上的財產,積自己的陰德,這橋你甭管了,該輪着我了。」
  
就這樣,仁心把橋霸佔了。貪財心切的仁心,常常向行人討取過多的河費,往往鬧得人們傾囊而歸。有的因拿不起河費,踏上橋頭的腳,只好又縮回來,繞行數十里過河。不幾日,仁家莊板橋便冷冷清清無人行走了。
  
仁義還是終日守在橋頭窩棚裏,看着這亨通南北的板橋,竟不能爲人方便,心裏鬱鬱不樂,茶飯難進。有一天夜裏他翻來覆去睡不着覺,聽着漳河裏如泣如訴的流水聲,不覺淚如傾注。突然間,他嗅到一股濃烈的煙火味,他猛地跳出來一看,板橋宛如一條火龍,橫躺在漳河上,火光在波濤上跳躍着,刺人眼目。有一條火舌,已經燒着了他的窩棚,仁義見此光景,氣得大叫一聲,暈倒在漳河岸邊。村民們趕來時,只有兩排木樁,象點燃的蠟燭,插在河面上,人們含着熱淚,把仁義擡回家去。從此,仁義一病臥床,病得死去活來。多虧他賢良的媳婦熬湯煎藥日夜侍候,過了兩個多月才日漸好轉。那知他媳婦卻累病了,一倒下不幾日便氣絕身亡。
  
仁義痛哭一場,買口棺材,收斂了屍體。這時,仁心忽跑來了,他爬到棺材上痛哭不止。仁義上前把他勸住,說:「兄弟不必傷心,人已死了,哭也無用。」
  
仁心擦乾眼淚,嘆口氣說:「你當我在哭嫂嫂嗎?我哭得是哥哥你呀!」
  
仁義不解地問:「你嫂嫂死了,怎麼倒哭起我來了?」
  
仁心說:「我哭哥哥一生尋好,卻不見好報。」
  
仁義說:「半道傷害,故然……」仁心搶過話來,說:「象你至今落下孤苦一人,我們雖是弟兄,卻不能在一起了。」
  
仁義誤解其意,忙問:「怎麼,你要跟我分家?」
  
仁心把眼一瞪:「分家?虧你想得美!誰不知無子爲不孝,你沒有承擔祖業的資格。」
  
「啊!」仁義見他這樣無理,大吃一驚,「難道你我不是弟兄?」
  
仁心把手一擺氣勢兇兇地說:「看在弟兄份上,你造船、建橋費用的家業歸你了,現在再給你一升米,你給我出去!」
  
仁義知道和他糾纏不清,心一橫,走就走,那裏黃土不埋人……想着,他說:「好吧,埋了你嫂嫂,我立刻就走。」
  
仁心這才高興地走了。
  
這一天,仁義埋葬了媳婦,拎了一床鋪蓋,拿了幾件炊具便離開家,朝村南菜園一個看園棚走去。仁心見哥哥走了,心裏立刻去掉一塊病。他站在門前高臺階上,嘴角露出得意微笑。
  
這時候,一個跛腳貧道士,手搖拂塵,走到仁心面前。仁心明知他要化緣,不容道士開口,先發制人地把手一擺說:「慢,我仁心從不佈施僧道,要化緣到別家去。」
  
道士瞟他一眼,微微一笑,隨口唸了四句:
  仁義緣化仁義緣,
  仁義施水水也甜。
  黃金萬兩無仁義,
  應到黃河染九泉。
  
仁心哈哈大笑,揚手向南一指說:「你化仁義緣嗎,到南菜園找仁義化吧。」說罷,扭身進了家,高高的黑大門「砰」地關上了。那道士在門前冷笑三聲,朝村南走去。
  
這裏已經是個荒廢多年的菜園了,一間看園棚,年久失修,也不能遮風避雨了,仁義正愁眉苦臉蹲在土棚門口生悶氣。道士走上前去。仁義猛然一抬頭,見是一位貧道士,衣着襤褸,十分可憐,忙站起身說:「道長見笑,象我仁義落到這步天地,實在無甚施捨,剛才兄弟給了我一升米,你拿去做幾頓齋飯吧。」
  
道士哈哈一笑說:「我踏遍青山尋仁義,遊盡四海化仁義緣,若仁義,萬兩黃金我也不要,喝口仁義水,也覺甜似蜜。」
  
仁義聽道士這麼一說,立刻轉憂爲喜,把道士拉進土泥棚裏,兩人促膝相談,心投意合,便結爲盟友。
  
一升米緊省慢儉,喝了兩天稀粥就光了。到第三天,該爲無米之炊了,仁義要去弟弟家借糧,被道士攔住了,他說:「賢弟,我們窮要窮出志氣來,寧可喝口清水決不拜倒在富貴金錢足下。」
  
仁義點頭稱讚,在菜園裏尋了些青菜來,二人吃起白水煮菜來。一連吃了三天菜,仁義始終不厭其煩地挖、洗、煮,毫無半絲嫌怨之意,這天夜裏,道士終於對仁義說:「賢弟,如此苦熬也不是長久之計,做點買賣吧。」
  
仁義本分慣了,難爲情地說:「無本求利怕不行吧。」
  
「賣水準行,明天你去試試。我給你一包香料,放進少許保管好賣。」
  
當夜準備好東西,第二天一早起,仁義便奔鄴郡去了。他在南鄴城鼓樓前,找了個寬敞地方,支鍋燒水。等水燒開後,放進少許香料,說也奇怪,立刻有一股香味升起來。一霎時,鄴城異香撲鼻,正好這天天氣炎熱,人們口乾舌燥喝水慾望尤甚,便尋着香味,聚集到仁義這裏,爭相喝水,仁義這水不但香甜可口,而且一喝下去,頓覺神清氣爽。買水的人越來越多,直到日落西山,還圍着好多人等水,仁義有求必應,一直賣到起更時分方才罷休。查點一天的收益,兩貫還掛零。他給道士買了些吃食,高高興興摸黑回去了。
  
僅這一日,仁義的水便轟動了鄴郡四城八鄉。人們奔走相告,說仁義香甜的水,有的從幾十裏外專程趕來喝仁義的水治病,有的用水罐提回家,去讓老人喝了益壽延年。
  
仁義每天早出晚歸賣水,回來買些米面,還少有富餘。道士照看着家,日子過得有生氣了。

一天,仁義又要賣水走,道士忽然喊住他:「賢弟,今天回來給我買點東西。」仁義苦笑了一下說:「哎呀,這些天把我忙壞了,把老兄忘了,你買什麼儘管吩咐。」
  
「只買十二張麻刀紙。」
  
仁義急急忙忙走了,回來的時候,買了十二張麻刀紙,他一邊把紙交給道士,一邊不解地問:「買這幹什麼用?」
  
道士笑一笑道:「呆會兒你就知道了。」說着,把十二張折了一折,拿把剪刀,三下五除二,剪了十二對鵝,託在手撐上,用嘴住下一吹,撲愣愣,二十四隻大白鵝飛下來,嗄嗄咯咯亂飛亂跳,一會兒,臥下來就下蛋,把個仁義喜得簡直呆了。道士讓仁義在棚前挖了個土坑,把鵝蛋一個個放回土坑內。從此以後仁義每天照舊賣水。道士在家照看着鵝。日復一日土坑讓鵝蛋填平了,道士忽然說要走了。仁義這天回來,買了一壺酒,買來二斤熟牛肉要爲朋友錢行。
  
兩人席地而坐,一盅一盅喝着悶酒,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之中。道士見仁義悶悶不樂,好言勸慰一番,然後說:「賢弟,我走後如果鵝死了,就放在鍋裏煮一煮,那坑鵝蛋也要刨出來。」
  
「老兄還有什麼吩咐?」
  
「賢弟一生仁義馳名,致力漳河橋與人方便,我明日重陽去,明年重陽來,我想一定能踏着賢弟建的橋過河。」
  
「仁兄也太奢望了。象我仁義實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願託老兄福,不達夙願,死不瞑目。」
  ……

萬語千言,直說到雞叫天亮。仁義手挽手把道士送到村外,兩人在漳河岸邊依依灑淚而別。
  
仁義無精打采地回到土棚前,糟了,二十四隻大白鵝,橫七豎八躺在地上死了,他「咕咚」一聲倒在鋪上,心說,我仁義怎麼這等晦氣?莫非……他猛然想起道士的話,忙爬起來,把那死鵝撥去羽毛,放到賣水用的大鍋內,胡亂燒了幾把火,便躺下去生起悶氣來。
  
日落西山的時候,他感到腹中飢餓,想撈塊鵝肉充飢,揭開鍋一看,二十四隻鵝沒有了,鍋裏放着二十四塊金光閃閃的金磚!他急忙又去刨鵝蛋。那知把浮土一扒,原來是一坑銀光雪亮的元寶!
  
仁義一夜沒睡好覺,第二天一早,他便四處奔走,忙起建橋的事來:他覓了七七四十九輛大車,進太行山運鋪底石頭;又用了七七四十九輛車,運建橋墩磚;還用了七七四十九輛車運土墊路梗;邀來七七四十九名能工巧匠;還有……數天後,漳河橋轟轟烈烈動工了。從冬到春,從夏又到秋,仁義的眼熬紅了,臉累瘦了,終於在仁家莊建起歷史上第一座寬大、結實的漳河大橋。人們喻之爲仁義橋。從此,仁家莊便被「仁義橋」這個響亮的名字取而代之了。
  
仁心看在眼裏恨在心中。他怒衝衝找到仁義質問「你興師動衆建橋,哪來的錢?是不是父、母下世後,你當家時匿藏起來的?」
  
仁義不會說謊話,就把結交道士的經過,一五一十說了個詳盡,仁心一聽,悔恨當初不該有眼不識財神爺,竟把道士送給仁義,又一轉念:既然他和仁義有交,悔之不晚。所以一改面容說:「啊,原來如此。我倒記起來了,那貧道士還是我指引給你的——他還來嗎?」
  
仁義掐指一數說:「三日定來。」
  
仁心一聽高興了:「既然是哥哥朋友,那也是我的朋友,他這次來該我招待了。」說罷興沖沖走了。
  
三天頭上,果然那道士和仁義手挽手,從仁義橋上走來了。只見他手揚拂塵,道貌岸然,大有財神下界的氣度。仁心一見,大步向前,一把抓住道士,甜言蜜語說:「仁兄可來啦,把我弟兄想苦了,這回來了,說什麼也得到我家住些日子。」說着拉起道士就往家走。那道士微笑着,竟然跟仁心走了。
  
仁心也真熱情極了,終日飯不離酒肉,菜不離雞鴨。那道士十分隨便,大吃大喝,吃飽了倒頭便睡,睡醒了起來就吃。這樣住了一個月,仁心沉不住氣了,他趁吃飯的時候,試探着開口:「老兄啊,人常說十年能窮十年能富,象我家日後一旦貧窮……還是趁早學做點買賣……」
  
道士漫不經心地說:「那你也去賣水吧。」
  
仁心巴不得這句話,向道士討了包香料,第二天就到鄴郡去賣水。他仿着仁義,也在鼓樓前支起鍋,把水燒開上香料,果然全城都來喝他的水,他回來也買些紙。道士少氣無力地喃喃着睡着了。
  
仁心一下子買了一百張大白紙。道士接過來,也不折疊,抓起來剪刀剪了幾下,吹了口氣,一百隻又高又大的大白鵝,嗄嗄咯咯飛了滿院子。然而這些鵝每天吃一石糧食,拉滿院子尿,就是不下蛋。那道士依然吃飽睡覺不說離去,仁心也不好逐客。這麼着住了些日子,有一天,道士忽然說該走了。仁心喜出望外,送到村頭,揮手而別。
  
仁心回到家,日夜盼望着這羣鵝早早死去,好爲金磚。他還準備了五口大鍋,準備煮鵝。可是這羣鵝,不但不死反而越活越結實,吃的也一天比一天多。眼看着家裏的糧食快吃完了,仁心急了,他抓起一根棍子,要把它們打死。然而他把棍子一舉,那些鵝一個個展翅到房頂上了。嚇得仁心趕忙放下棍子撒糧食,這才免於飛去。
  
仁心朝思暮想,終於想出個妙法來,他用一條長繩把一隻只鵝一個個拴住腿,然後舉起棍子一個個要將它們打死。誰知還沒容他打,那些鵝便展翅飛起來,仁心慌了神,雙手抓住繩子,用力往下拖。可是他一個怎麼拖得住,一百隻大白鵝帶着仁心高飛,眼看要擦着白雲了,忽然一齊向南飛去。飛呀飛呀,飛了四百來里路。仁心已經精疲力盡,兩手發麻,咬着牙堅持着,他偷偷向下瞄了一眼:黃河水滾滾奔流,他不由心裏一哆嗦撒開手慘叫一聲,「撲通」落進黃河裏。這才留下「不到黃河心不死」這句話。
  
後來,仁義死了,仁心的兒子做了仁義橋的里正。覺得這村名流傳下去,實在有辱於自己父親的名聲,就把「仁義橋」改爲「二義橋」。並在村頭立起一個石牌坊,上書斗大「二義橋」三個字。
  
不久,曹操因事從這兒過河,聞到仁義橋的故事,非常感慨。就廢了村裏的里正,揮筆在牌坊的「二」字前加了個立人旁。這「二義橋」又改名「仁義橋」了。所以,至今這牌坊上的「仁」字,那個立人旁筆墨很濃。

 
分享:
 
人氣:11,816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