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目驚心的中國黑色王國
 
何清漣
 
2002年1月23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一個個黑色王國不僅從點到線,從線到面,而且還滲透「紅」(無產階級專政機構),主持「白」(運毒販毒),控制「黃」(色情業)。

  在中國曾經銷聲匿跡幾十年的黑社會組織,近十多年來又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零散化到組織化。全國各省、區都有黑社會組織,廣東、廣西、雲南、四川、山西等省尤爲活躍。

  在十餘年打黑、反黑的基礎上,廣東省人大經過幾年的深入調查、草擬、論證和反覆修改,終於在1993年11月16日,通過了中國首部反黑社會地方性法規《廣東省懲處黑社會組織活動規定》。該條例規定,對黑社會組織一律予以取締;對黑社會組織犯罪活動中的首要分子依法從重處罰;等等。近幾年來中央政府更是不斷頒佈「打黑、反黑」命令和通知,可見情況已非常嚴重。  

  ◆ 黑社會高級組織已企業化經營

  這是黑社會組織中比較成熟的高級形態,目前還不太多,但已有苗頭。這些人與社會權力機構有較好關係,其組織成員已打破血緣、地緣,一些頭目還受過良好教育並有一定社會身份。其主要財源有三種:

  一是成立公司,如追債公司或「某某資產重組公司」,讓人還覺得這是現代企業制度改革的產物。1995年3月5日在瀋陽破獲的「航天清款股份有限公司」,就是由一些黑社會成員組織的所謂「經濟實體」。二是躋身於一些新興行業,如啤酒屋、健身行業。或由自己直接經營,或與別人共同經營,或參股。三是向「媽咪」(即老鴇)收費。

  ◆ 以暴力爲資本型是主流形態

  黑社會組織的主流還是傳統的以暴力爲資本型,進行諸如走私、販賣槍支、偷運毒品、組織非法偷渡、僞造各種證件,欺行霸市等活動。這類團伙一般爲緊密型,多以地緣或血緣爲結合紐帶。如活動在廣東S城的潮汕幫,主要是由揭陽、海陸豐一帶人組成。這些組織最初主要是在菜肉海鮮批發市場欺行霸市,形成惡勢力,然後走向娛樂業。爾後在公安系統也結納了一定關係,漸漸走向「正規化」,打打殺殺逐漸幹得少一點了。其主要收入來自酒樓娛樂業的「保護費」及向其「保護」場地的媽咪收「場費」,有些也參股娛樂業。

  這些以暴力爲資本的黑社會組織,正採用各種形式介入社會正常經濟生活,比較典型的例子有海南的「南霸天」一案。

  「南霸天」王英漢是海南省澄邁縣金江鎮王宅村人。80年代初,王英漢憑藉自己會兩招武術,以開武館教授武功爲名,網羅門徒。1985年至1989年,他憑藉多種手段當上了王宅村村長,進一步網羅流氓爛仔,爲其充當打手和保鏢。1988年海南辦經濟特區後,王英漢馬上變「武教頭」爲「包工頭」,利用他糾集的黑社會幫會勢力,強佔工程項目。凡金江鎮內的建築工程,絕大多數得由他做,不做也得掛名分利,由此一舉成爲暴發戶。這個帶有宗教、行幫性質的黑勢力,其骨幹成員都是「兩抓兩放」或「三抓三放」的刑事犯罪分子。幾年來,這個團伙共打死2人,打殘13人,遭其侮辱、毆打、搶劫、敲詐者不計其數。一位主持正義的縣公安局局長想依法處理王家的一起刑事犯罪案件,就被莫名其妙地免了職,罪犯也在15天后獲釋。

  這個團伙在其鼎盛時期,對當地一些企業的負責人和政府的某些部門也進行公開威脅和敲詐勒索。1993年12月,海南順安實業公司經理李某某與縣政府簽訂了一個修路合同,修建縣政府門前至電視塔一段水泥路面。王英漢得知後要求分一部分工程做,遭拒絕後竟用武力威脅工人停工,李最後被迫送了18萬元錢給王,才將此事了結。   

 ◆ 黑白雙軌黑白勾結

  這種例子在目前絕對不是個別。如1996年福建惠安縣偵破一個專門發放高利貸,並操縱民間幫會並引發多起刑事案件的團伙,其頭面人物連希聖認該縣公安局局長鄭媽魁爲義父,姐夫任水津又是縣公安局巡警大隊長。這一團夥仗着有這些鐵桿人物撐腰,平日欺男霸女,橫行霸道,大發橫財,無惡不作。

  最值得注意的是這樣一種傾向:

  在經濟信用嚴重失常的情況下,一些經商者和政府基層單位因用正常手段保證不了自己的應得利益,竟啓用一些地方流氓來幫助自己收欠款甚至稅費。如江西漳樹市淦陽街財政所和鹿匯街財政所於1996年4月分別聘請了3名社會無業人員(其中有勞改釋放後劣跡累累不思悔改者),向來往的三輪車收稅費,據說是因爲人們稅法意識淡薄,有人偷稅漏稅,賴稅不交,故需藉助這些地痞的力量,以「毒」攻「毒」。據說這些人物討債「成效顯着」,只要他們一上門,不僅欠債賴債者會分文不少地送上欠款,連一些多年的「死帳」也被他們討回。

  有的黑社會幫會頭目對地方的控制較之上述人物還要厲害得多,如山西臨汾的老百姓流傳一句話:臨汾有兩個市長,一個是白道市長,一個是黑道市長,即黑社會組織的龍頭大哥安小根。據披露,這個「安市長」是個城府很深、謀略智慧型的犯罪行家,他沒有自己的地盤,卻能在平陽府裏任何一個區吃香喝辣,可以統領整個臨汾八大黑幫的行動。這位「安市長」不管在臨汾的哪一個歌舞廳裏出現,老闆都要出門迎接,歌手要專門獻歌獻藝,所到之處,羣呼「萬歲」。他看中一個村子的地,村民們響應市政府「綠色計劃」而辛苦栽種的3000株樹苗,頃刻之間就被他手下的爪牙用推土機剷掉。設局賭博吃大戶更是他的拿手好戲。有人因聽別人呼他爲「市長」,出於好奇多看了他一眼,竟慘遭殺身之禍,殺人者卻逍遙法外。他一位手下的妻子因有幾分姿色被他霸佔,只因說了一兩句不滿的活,便被其另外幾位手下打殘。在這個小小臨汾市,黑幫勢力「鼎盛」,一般民衆難以聊生。   

  ◆ 有黑社會組織就有高犯罪率

  大多數黑社會組織從事與黃、賭、毒及拐賣人口有關的違法活動,有些組織且有自己的武裝。據公安部公佈,從1991年至1995年,全國公安機構共破獲拐賣人口案件9.5萬起,查獲拐賣人口犯罪團伙1.9萬個,抓獲人販子14.3萬人,解救被拐賣的婦女兒童8.8萬餘名。共查獲賣淫嫖娼人員153.3萬人,查獲賣淫團伙3.2萬個,摧毀賣淫窩點3萬個。自1996年4月「嚴打」以來,已收繳各類非法槍支56萬支。犯罪率現在仍以每年60%的比率上升,從各類傳媒披露來看,黑社會組織的大量存在與刑事犯罪率上升、社會治安形勢日益嚴峻有密切關係。

  近幾年來,中國的走私販毒已成爲一大社會公害。僅是公安部門掌握的吸毒人數,1991年爲14.8萬人,而到1996年增爲52萬人,其中80%以上爲青少年。1991年到1994年,共破獲各類毒品違法犯罪案件8.7萬起,查獲涉案違法人員13.9萬名。在這四年中,中國共強制戒毒18萬人次。廣東、福建、北京、上海等地公安部門相繼破獲了一批制販冰毒大案,查出20多個地下加工點。而到1996年,這種販賣毒品的犯罪活動繼續呈上升趨勢,僅是第一季度,全國共破獲毒品違法犯罪案件11832起,比去年同期增加37%;繳獲海洛因575公斤,鴉片234公斤,分別比去年同期增加73%和10%。雲南、廣西、廣東等是吸毒案發率較高的地區。據吸毒者交待,其犯罪最開始都是出於好奇或爲了排遣愁等。但往往一開始吸,就能造成家庭分裂,人生不幸,最後走上毀滅之途。毒品市場的迅速擴大,對社會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中國對毒品的量刑不可謂不重:販毒50克以上,情節特別嚴重的毒販判處死刑。但由於高利潤的吸引,還是有不少人陸續加入這一行列。從90年代初開始,廣東的販毒分子呈明顯的團伙化趨勢,其中粵東又以家庭團伙販毒的特點,明顯區別於廣東其它地區。1996年3月29日破獲的一樁跨國跨省大毒案,就是由廣東普寧沈氏三兄弟及其他家族成員組成的販毒集團所爲。販賣毒品的利潤一般高達百分之百,號稱1995年世界第六大毒案、中國第一毒案的主角王世鑑,其在金三角地區以4.3萬元價格買下的海洛因,一到廣州就能以9萬元的價格出手。而這裏只是批發價,零售價格還要比批發價格高出百分之百以上。其間差額,就成了販毒的黑社會團伙的收入來源。  

  ◆ 黃色行業後面是黑社會組織

  近十多年來,中國的「黃色」行業發展得很快。這種「快」後面實際隱藏着一種價值倫理觀念的變遷。這一點可以從這些黃色行業的從業者的動機可證:據調查,這些人當中沒有多少人是出於生活所迫,而主要是認爲這一行業掙錢快且多,且無需投入資本,只要年青就行。中國的黃色行業中的女性,在80年代還大多處於自由狀態,沒有黑社會涉足其中。但由於這一階層基本處於無助狀態,涉娼兇殺案逐漸增多,她們比較傾向於找「保護人」,這就是廣東俗稱「雞頭」產生的部分原因。另一方面,由於色情行業獲利巨大,許多黑社會勢力也逐漸介入。到了90年代以後,色情行業漸爲黑社會控制。1996年1月15日大連破獲的「三女神」酒吧一案,就是一個由黑社會組織控制的賣淫集團。該酒吧祕設暗道,齊備淫穢物品,形成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和利益分配規則,並豢養大批維護妓院規則的打手。在這類妓院裏,賣淫女已失去「自由競爭」時代的自由和經濟收益,嫖資大部分被黑社會組織榨取。

  在全國範圍內,黑社會組織介入娛樂業已不是祕密。以着名的S城爲例,該地的啤酒屋、歌舞廳基本上都有黑社會組織介入。據調查,該城各轄區的派出所都設有內保科,要求賓館、歌舞廳、啤酒屋之類進行治安聯網,繳納治安費。如不加入聯防網絡的單位,派出所對其治安問題就不負責。而這些地方向派出所交納,不一定能買到平安,因爲派出所無法分出警力坐鎮該娛樂場所。而向黑社會組織交納,黑社會組織會派人看場子。故此這些娛樂場所的老闆,一般都需「黑白」兩道能混得開。S市1995年11月16日查獲的「金臺灣」娛樂城,經常在該處出現的「三陪女」等類從事色情行業的人,就有200人之多。這些地方一般都有黑社會組織收取「保護費」,如S市X瓜嶺X田食街,就有海豐與陸豐兩起黑社會組織成員強行向各酒家和服務小姐收取保護費,每家酒樓每月交200元,服務小姐每晚交10元,最後發展到向各酒樓每位食客收取10元做「保護費」。


 
分享:
 
人氣:11,125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