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即人家原诗用甚么字为韵,你就依次序照用,但必须“别创新辞”(《旧唐书.元稹传》)。李白原诗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江泽民不能别创佳辞,竟然套用了李白半首诗,所谓次韵无非活剥生吞。
生吞活剥当然不是江泽民首创的吟诗法。唐朝有个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例如李义府写过一首五绝:“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张怀庆于是写了一首七绝:“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意裁云作舞衣。照镜自怜回雪影,时来好取洛川归。”他偷郭正一、王昌龄的诗篇尤多,当时人们说他“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大唐新语.谐谑》)。
但张怀庆虽是生吞活剥,毕竟还守格律;江泽民则连绝诗格律都剥去了。李白《早发白帝城》诗用平起格,第二句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江泽民一改就变成“仄仄平仄仄仄平”,是不懂近体诗基本作法。
至于诗意,中国人从来只知松树有节,未闻有骨;只知松涛随风起伏,未闻松树狂风之中安定如山。此外,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是说只要一天就回到江陵;现在江泽民说“万里南美十日还”,想是他的飞机要飞十天才到南美,而那“还”字俨然以南美为家。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甚么。
也许,江泽民想说的,是往南美十天就回中国。“隔岸风声”则是指“美国权主义”。谨用这个意思次韵《早发白帝城》代江泽民赠卡斯特罗:“神州万里海云间,南美一旬笑去还。隔岸风狂雷雨闹,与君煮酒气如山。”
从前,明君不会以文辞自高。唐太宗允文允武,有朝臣想给他编文集,太宗不答应:“朕若制事出令,有益于人者,史则书之,足为不朽。若事不师古,乱政害物,虽有词藻,终贻后代笑,非所须也。只如梁武帝父子及陈后主、隋炀帝,亦大有文集,而所为多不法……凡人主惟在德行,何必要事文章耶?”(《贞观政要.文史》)只是缺德江泽民早就不理甚么仁义道德了。
原题为:常山月旦: 江泽民作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