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么是“耳根清静”?特区政府近日针对准备在十·一活动期间举行大型游行的学联成员,展开“秋后算账”式的拘捕行动,官员虽然一再否认其中的政治动机,但港府的连串作为,难掩司马昭之心。
到这两天,又连续传出特区政府有意向媒体直接开刀,包括香港电台电视部的“镇台”节目“头条新闻”,竟突然停播,如果一如外界所传,是特区政府之意,则其中的动机,更值得玩味。
“头条新闻”专门以嬉笑怒骂政府高官的手法,讽刺时弊,收视率颇高,却又往往惹来政治争议,该节目便曾被亲北京人士炮轰,像全国政协常委徐四民前年以“阴阳怪气”,予以调侃,并质疑港台的官方媒体本质。
这个节目饱受亲北京人士的厌恶,是无可置疑的,却吊诡地,始终是外界量度特区政府对媒体表达意见自由度的一项重要温度计;港台如今竟在近日的敏感气氛下突然喊停,然后改播以一辑十三集带有浓厚歌功颂德味道的“香港领袖系列”,怎会不引来社会的强烈质疑?
再回顾一周以前广播事业管理局公布谘询文件,建议设立指引,要求电子媒体机构引入申报利益制度,规限包括很多经常批评特区政府的“烽烟节目”主持人申报利益,以保障节目“持平公正”;这项建议,虽然未获通过,却明显是继倡议建立新闻评议会后,向媒体实施“他律”的又一尝试。
港府是要再尝试将社会一贯的自由言论尺度,收归集中管理吗?
三件事例清楚显示,所谓“耳根清静”,就是要社会只有一元化的声音,没有任何反对的杂声。
“十·一”将近,社会依旧是一大堆酒会,亲北京报章也是天天有一版版的“庆贺”广告;特区政府要的“耳根清静”,就是这样,只有歌功颂德。(陈昊)--摘自世界日报(http://renminb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