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地说,“中国文化”与“共产政权”、“共产文化”必须划清界限,以免混浠视听,误导世人。中共政权在联合国可以代表中国政府,可绝不能代表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从春秋战国时代,经过百家争鸣的阶段,即已大放光芒;共产政权是导源于马、列主义的“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论”,经毛泽东等少数分子引进到中国来,根本不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产物。
对万物的大爱,是创造文化的原动力。爱是给予,不是交换。爱又是个动词,不只是说说而已。这些概念,在“唯物史观”里绝对找不到。孔、孟以来对爱的坚持,都有“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的胸怀。再进一步说,爱是一种和谐,不是冲突。而“阶级斗争”刚好相反,认为斗争是历史进化的动力。所以一部毛泽东思想,也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十年文革的浩劫、“六、四”屠杀的纪录,这本旧账,能穿上“中国文化”的外衣,上台表演一下,就一笔勾消吗?
文化生长在自由的天地。而中国大陆常以一元的政权扼杀多元文化的发展,强迫一切文化事业要为政治服务,连宗教都有“爱国教会”。大陆曾有“伤痕文学”的出现就是这个关系。美国今后对中美文化,应提倡“民间交流”代替“官方主导”,以铲除干预的恶习。(朝阳加州退休教员)(http://renminb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