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从《生死抉择》谈起
 
傅申奇
 
2000年9月14日发表
 
【人民报讯】影片《生死抉择》在中国造成了空前的轰动效应。有人说这是因为中共最高层的推动,其实不然。中共高层鼓吹、宣扬的东西很多,为什么都轰动不起来,唯独这部影片轰动起来了呢?真正的原因在于中国社会的现实,以及这部影片对社会现实的生动再现。

曾有许多人问影片作者张平:为什么笔下选择的都是政、法题材、反腐题材?张平回答说:「选择这样的题材,并不是我在寻找中的选择,而是生活处处充满了这样的题材。只要你直面社会,法制问题、腐败问题、党风问题、干群关系问题等矛盾回避不掉。只要作家既不回避矛盾又固守良知,其作品必然涉足。」

8月18日,首都影院首映《生死抉择》。电影映毕,主持人问还有谁发言?一中年妇女举手,对片中饰演腐败份子的保护伞、省委副书记严阵的演员说了一句话:「我恨不得掐死你!」

8月12日,广东紫金县委副书记黄作霖看了影片后作出的抉择是:拆除豪华祖坟。他说:「一天不拆,包袱就一天卸不下来,拆了才宁静。」此事让张平感到欣慰。他觉得:这部作品不仅让老百姓震撼,也让当官的震撼!

从李纪周、陈希同到成克杰,从湛江案到远华集团案,一个个大贪官、一件件特大贪污受贿案件,已用铁的事实把中国目前腐败的严重状况告诉了世界。贪、还是不贪?成了中共官员的「生死抉择」。而在制度性腐败大面积蔓延的时候,「贪」成了理智的选择。真正的「清官」却处在四面楚歌的尴尬境地。

江泽民也不得不承认官员腐败的严重性,已经到了「威胁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地步。按照江泽民的意思,即将召开的中共5中全会将重点讨论如何解决「吏治腐败」问题。它将推出的药方也许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以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希望借此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日益严重的官员腐败问题。据说,这份《纲要》有一些新意,例如:引入竞争机制、采用官员任前公示等措施、实行包括部长级在内的中共党政官员离职审计制度、以及包括部长级在内的党政官员聘任制,以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等等。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该《纲要》将法律化,即提交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不仅让党来管党,开始尝试「依法治官」。假如这些举措都付诸实施,那是值得肯定的。

然而,中国目前的腐败是与政治制度紧密相连的制度性腐败,而不仅是干部制度的问题。如果不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如果执政党的权力不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衡,如果社会舆论不能发挥作用,那么,这个《纲要》的那些措施,制度化也好,法律化也好,都难免流于形式,变成新的官样文章。

那么中国会不会真正跨出政治改革这一步呢?在我看来,在有限的江泽民年代里难以有什么指望,而在江泽民之后的中国,政治改革则是江的继任者不可回避的选择。我觉得可以对江泽民之后的中国抱乐观的态度。

转自民主论坛

 
分享:
 
人气:9,397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