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孔不入的中共對臺情報系統
 
2000年12月29日發表
 
【人民報訊】國家情報,不但是評定一個國家國力強弱的指標,更是攸關國家安全及人民福祉的守門員,因此除了本國政府對於國內各重點情資的掌控務必確實之外,各國政府更是處心積慮的以正常及不正常的手段及管道,蒐集或竊取他國的國家情報資源,且放眼世界各角落,無時無刻不在上演一場場諜對諜的鬥爭,上至以國家專屬之情報機構,下至一般販夫走足,均在特定的信念及利益下進行情報蒐集或交換的活動。

  依現階段臺海兩岸的緊張互動而言,中國自有形的文攻武嚇,以至無形的思想、言論、經濟、治安等的分化及滲透活動,均是依循中國共產黨黨中央對臺工作領導羣所擬定的工作計劃實施,而整個參與單位包括了中國的(一)中央軍委會(二)人大常委會之一部份高層人士(三)總參謀部之第二部及第三部(四)總政治部所屬之聯絡部(五)國家安全部(六)統戰部之第106辦公室(七)調查部(八)國防部(九)外交部(十)新華社(十一)國臺辦(十二)其他學術性研究機構或第三國駐臺之商業、工業機構等。共計12大類,約320餘個大小單位。

  中國解放軍所有的情報機關,其地位仍高於一切行政體系上所編制的情報單位,而且軍事情報機關在其國家預算上也是列入不得記載的項目,僅以單位代號做爲名義來編列龐大預算。例如統戰部所屬的對臺工作小組,爲了避人耳目,特以「106辦公室」做爲全國23個對臺統戰單位的代號。

  此外,基於中國共產黨是以搞全民情報起家的,所以歷年來中國軍方高層一再打著「民意」的口號,持續向黨中央要求政治資源。以「十四大」爲例,具有軍人身份的中央委員竟佔21.5%強,足見軍方勢力對於中國的國家政策制定仍具有相當的影響力。換言之,中國政權的權力結構,仍然偏重在軍事勢力之上。而軍方之所以能向黨中央持續施壓的理由,就是因爲軍方實際上擁有了整個國家情報資源。

  近年來,中國政府爲求得自身在國際地位上的發言角色,除了依循正當之外交管道頻頻開展領域之外,對於蒐集世界各國的國力資源也列入情報工作的重點。但較值的注意的是,中國由於較缺乏國際情報活動的「交手經驗」,因此往往需要藉由經援或軍援的方式,自第三國轉手取得重要資訊,所以整個情報活動的運作,大體而言仍是以幕後手法爲主,這也是國際上每次破獲以中國爲幕後主導的間諜案時,總無法以直接證據指控中國政府的主因,但這種方式卻也是中國自我保護的極佳方法。

  但對臺灣而言,由於中國高層至今仍堅信當年國共內戰時的戰果,是以國民政府高層做爲控制手段而獲取勝利的,所以其對臺的工作計劃仍是以「人」做爲「工作目標」。也就是說,只要能夠接觸相關高層的政(事)務官員,其手中的國家資源現況便可完全掌握,這對於我國民主化的政府體制已構成極大的泄密威脅。值得重視的課題是,中國對臺灣進行情報活動的機構,均是以軍事機關做爲主導,一切蒐集的政治、經濟、軍事、民生、交通或內政等計劃作爲,均是由中國的總參謀部、統戰部及國臺辦負責彙整,並且每日定時印製「臺灣情勢報告」、「臺灣軍情概況」,以及由官方媒體新華社所印製的內部參考報告「外文報參」等,全力進行對臺的政軍情勢監視。同時,對於「臺灣獨立」、「臺灣外交或外國勢力介入」等兩大重點,更是專做以刺激軍方內部文宣的重要參考,以爲所謂「武力保臺」做鋪路的工作。

  中國對臺的情報工作,可以說是中國共產黨經營最久,同時也是規劃最澈底的情報網。原因是,中國共產黨自從1950年代後期,在臺灣海峽與臺灣軍方情報單位所派遣的人員多次交手後,發現唯一能完全掌握臺灣軍事行動的方法,就是「必需要由臺灣內部進行滲透才能獲得效果。」

  所以整個中國對臺的情報網,在近50年的暗中佈線中,已獲得一個相當程度的成績。且伴隨著臺灣解除戒嚴,兩岸逐步放寬來往的管道,以及資訊上的密切往來之後,中國派駐在臺灣的正式諜報人員呈現「量少質精」、「上下齊手」的佈線方針。其實,在資訊呈爆炸狀態的臺灣,進行情報活動所需要的,並不是過去臺灣所想象的那般驚險刺激,不旦沒有什麼俊男美女的情節,更不會有電影007冒險潛入高機密地區的驚人故事。唯一出現的,就是一再重覆出現的龐雜資料,以及一次次平凡無奇的領取相關信件及文件。

  不過,這種現象並不表示中國已不再蒐集臺灣的軍事情報,原因是軍事情報的範圍具有相對性的特性,更不是單憑媒體的報導所能完全掌控的。一般蒐集軍事情報的種類,大約可以分爲兩大類,一種是以硬體的軍備事務爲主,另一種則是以軟性的軍隊士氣、各級指揮官領導風格等爲主。

  在硬體的軍備事務方面,並不是一般外界所認識的那般簡單,而過去國人總認爲武器數量的多寡、武器種類的分佈、編裝,就是一種軍事上的高度機密。但事實上這種觀點已經是完全落伍的想法了。因爲中國要的,是國軍各單位的武器系統妥善率現況,以及所謂的「技術情報」。也就是說,中國情報單位根本就不是關心臺灣有多少架戰機,有多少輛戰車等這類量化上的無聊問題,因爲這些資料在國際軍火市場上所能提供的數據,比起臺灣各個媒體所報導的準確,更比那些口沫橫飛的軍事傢俱有情報價值。

  因此,每當國軍部隊正在進行年度單位編制內武器的高級裝備檢查,亦即俗稱「高裝檢」的前後,中國便會動員所有能夠動員的管道進行了解,盡全力蒐集各單位的武器裝備妥善率數據。所謂「妥善率」,是軍隊專有名詞之一,其數據所表示的,就是該種武器的平均堪用狀況。例如某單位的戰車具有70%的妥善率,其所代表的意思,就是表示該單位所有的戰車,只有七成可以使用,即10輛中有7輛可以執行任務。中國對於這類直接影響軍隊戰鬥力的軍事情報極爲重視,事實上當年中國發動「八二三炮戰」時,正是在截獲臺灣駐金門守軍緊急向本島要求優先撥補彈藥的電訊後,這才決定發動時機的。因爲當部隊以緊急電訊發出優先撥補彈藥時,多半是該部隊在彈藥的戰備儲量上已明顯不足,正是中國可以利用炮戰進行制壓射擊的時機。

  有了這種經驗,不管是中國,或是臺灣軍部隊,往後在整體後勤的補給數據上均極爲慎重,避免有任何泄密的現象。而中國解放軍在近年來的演訓中也確實恪遵通訊保密的要求,每當放軍實施演訓時,國軍的電偵單位都相當不容易破解許多重要參數。除了一般的戰備整備狀況之外,中國對於臺灣軍方所擁有的「技術情報」亦極有興趣。所謂「技術情報」,其實正是使用者如何運用現有之武器系統的泛稱,但也可以解釋爲分析武器系統的性能特性的一種數據資料。

  中國軍方對於蒐集臺灣軍方各類高精密度武器的「技術情報」一向甚爲重視,因爲除非是使用這類武器系統的人員,否則多數人是無法詳細解釋整個系統是具有那一些戰術上、或戰鬥上的優勢。例如臺灣空軍的IDF戰機,不管是中國或是其他國家,多半僅能以推算的方式計算IDF戰機的精確性能。至於這種戰機在什麼高度具有最佳之作戰操作速度、或是在地面戰管的導引下可以利用多少爬(鑽)升角度進行接敵或攔截等性能數據,一般外界是根本就無法正確得知的,但卻是中國情報員所極力蒐集的關鍵性技術情報。

  事實上有關IDF的作戰性能,在1998年以前一直不受到解放軍情報單位的重視,許多中國的網站或是官方媒體甚至是以「雜種機」來輕謔IDF,不料有一次我空軍在臺中的「戰測中心」一架IDF在嘉義外海與2架F-16相互纏鬥的結果,IDF竟然在90秒內,以連續的「高速躍越動作」輕鬆「解決」了2架虎視眈眈的F-16,這種性能讓中國的情報單位必須重新對IDF做性能上的估算。

  上述情況亦僅冰山一角,佔整個情報工作一小部份而已。此外,中國對於國軍上校級以上的部隊指揮官,亦多有專責單位進行研究。其所彙整的資料則存於一般的電腦磁片中,而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聯絡部上海聯絡分局進行比對作業,並定期進行資料整理及其他修正工作。中國研究臺灣軍方戰鬥指揮體系成員的現象,可以說是在國共內戰中發展出來的一套統戰模式,以便隨時可以針對部份共軍頭痛的人物進行「挖根」的工作。「挖根」工作就是針對特定人士的私生活或其家屬的違法犯紀等前科,以非正當管道刻意向相關高層透露,迫使該員必需另調他職或查辦等。相信這套中國所擅長的技倆至今仍極爲具有震憾效果,值的國軍各級單位主官警惕。

  嚴格來說,中國對臺所進行的情報蒐集活動,在國際情報網上是一個特例,原因是近年來中國所熱衷的情報,多半可由臺灣國內的衆多媒體去分析整理,尤其是現階段中國領導高層已不再迷信過去「戰略上輕視臺灣,戰術上重視臺灣」的觀念,反而在解放軍一再獲的俄羅斯、意大利、以色列及美國等高科技系統之後,對於臺灣的軍備已經出現「輕視」的態度。中國軍方這種過於「輕敵」的樂觀態度,可形容是一顆臺海危機的不定時炸彈。

  在1995年到1999年的幾次解放軍的年度演習中,中國高層對於如何「武力保臺」的態度,採取了一種可以經由戰爭的必要手段,迫使兩岸建立統一的模式,這已幾乎完全視臺灣爲一個可以隨時用武力奪取的土地。也由於中國對於臺灣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卻從未真正展現追求和平的誠意,國人在積極尋求兩岸交流的狂潮中,萬萬不可輕忽目前解放軍過於「輕敵」的樂觀態度。這對於臺灣不但是一項警訊,更是對於整個遠東地區產生了極大的幅射效應。

摘自(博訊網)(http://renminbao.com)

 
分享:
 
人氣:15,080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