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獎背後的不和平
 
唐湘龍
 
2000年10月15日發表
 
【人民報訊】中國時報10月16日評論文章:高行健拿了文學獎,金大中拿了和平獎,今年的諾貝爾,非常東方。

諾貝爾獎分六類,專業項目爭議少,但文學獎、和平獎,尤其是和平獎,就很政治。

文學因爲傳達反叛、異議的特質,容易和政治沾邊。高行健得獎,中共不爽,低調處理,再暗摳兩下,不難理解。連高行健得獎都這麼政治,金大中得獎就更不用說了。明明金大中是因爲「兩金」平壤高峯會得獎,結果,和平獎讓兩人一個煉成純金,一個卻是不純的十四K,金大中成了和平鬥士,金正日卻仍是軍頭、獨夫,難怪北韓媒體都不吭氣。兩個獎,惹得亞洲兩個僅存的共產政權都不高興,裏頭的微妙,足堪玩味。

「和平獎」特殊,不只是因爲和平獎的爭取,關係理念、宣傳,更關係着國際強權的價值認同。除了西方意識形態的優越感,「現狀政策」的保守特質,技術上,也更有運作空間。

和平獎從一九○一年起頒,至今百年。但和平獎不同其他獎項,這個獎多年從缺,獎金保留。頒出的獎,不少是頒給像紅十字會、難民組織、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或是國際特赦組織這類單位。頒給個人的,也未必真帶來什麼和平。

一九六四年頒給美國的金恩,一九七八年埃及沙達特,一九九四年以色列的拉賓,這些人事後都被刺殺,有的連兇手都沒找到。和拉賓一起得獎的阿拉法特,這幾天更因爲「未能及時爲中東創造和平契機」,承受巨大國際壓力。國際輿論把他說成只有小聰明、沒有大格局的老政客。中東如果開戰,石油如果禁運,阿拉法特可能被扣上「破壞世界和平」的大帽子,相當諷刺。

當然,再諷刺也比不上一九七三年諷刺。那年,美國正急着從越戰泥淖脫身,季辛吉和北越的黎德壽一起簽了巴黎和約,領了獎,拿了錢,越戰好像畫上完美的句點。結果,不到兩年,中南半島全面赤化,越南死傷難計,高棉死亡人口更達四百萬,超過總人口二分之一。和平獎不管是在肯定過去,還是在期待未來,好像都沒有什麼準頭。有些人,給個「搞笑諾貝爾獎」還差不多。

和平獎如果是期待一種非戰的、無殺戮的衝突解決模式,希望讓這種模式成爲普世價值,迄今而言,顯然天真。「和平獎」與「和平」,統計上的關聯性不顯著。

和平的爭取或維持,需要智慧、耐性與內化到制度層面的人道精神,金大中得到「和平獎」,但兩韓,甚至兩岸是否因此可以得到「和平」的動力?和平獎背後的國際媾和案例,能提供的正面價值很有限。追求和平,仍然是摸着石頭過河,小心爲上。(http://renminbao.com)

 
分享:
 
人氣:10,015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