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通過惡法 黨魁被罵「習黑幫」將被審判(圖/視頻)
 
金欣
 
2024年3月21日發表
 
香港立法議員無人敢反對,統統舉手通過23條惡法,配合中共把「東方之珠」 變成「東方蜘蛛」。(視頻截圖)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金欣綜合報導)立法會週二(19日)一天之內完成「二讀」和「三讀」,火速全票贊成通過俗稱「23條」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如此荒唐的鬧劇引發外界嚴厲批評。 23條不具備法律意義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前助理教授鍾劍華在接受美國之音訪問時表示,香港立法會的性質理論上應該是監察政府、制衡政府,立法會當中應該有不同意見的議員,而立法會主席應該持守中立,除非正反兩方出現相同票數不能分出高下,立法會主席才會投下決定性一票。但是,對23條,他們都急著「表忠」,連立法會主席(梁君彥)都「不想蝕底」(不想吃虧),多麼可笑! 鍾劍華還說:23條令香港成為一個不正常的社會,「不正常」就在於你對於自己的行為邊界完全是不清楚的。一條法律如果包含所有可能性,令人不清楚界限在哪裡,那麼它就不是法律,沒有法治作用和法治意義。它只是一個權勢用來打壓反對者和異見聲音的一種依據或憑藉,亦就是用來「震懾」這個社會。這樣的情況下,香港社會的創造力和靈活性會喪失,很多資訊流通不了,任何人在香港做生意、投資、買樓(房子)等等,所面對的風險是會跟以前不同了。這是更進一步加深了國安法對香港造成的損害。那些「23條以後就可以拼經濟」的觀點只是一廂情願的講法而已。 鍾劍華指出,表面上李家超獲得5項新權利,但是,其實權力來自北京或是北京派駐香港的代理人,包括中聯辦、港澳辦。李家超不過是自己騙自己而已。 23條是安慰劑 而資深出版人顏純鉤發文表示:眾多專制統治惡法,在短時間內密集推出,根本原因是習近平對今年往後的內外局勢,已有相當悲觀的預估,形勢之惡劣,可能遠遠超出中共自己的判斷,因此寧肯把壞事做在前面,堵住所有的專制漏洞,以便解決內部憂患,專心一致去應對外部的巨大壓力。 他說,政治與經濟的關係是,政治松經濟起色,政治緊經濟窒息;反過來,經濟好政治從容,經濟壞政治難搞。中共現在是反著來,政治緊期望經濟起色,經濟差期望政治從容,天底下豈有這等好事?短時間內推出眾多惡法,先已嚇跑外資,外商望而卻步,私營經濟半死不活。國不泰民不安,中國人選擇躺平、反抗和逃跑,沒有人準備與中共患難與共,全國上下都在等一個結局。局勢空前險惡,一旦內外失控,中共守不住江山,覆巢之下豈有完卵,二十三條連救心丹都不是,只不過是中看不中用的安慰劑。 習黑幫團夥作業把香港變臭港 而新頭殼報導說,旅美中國問題專家韓連潮在X平臺發文表示,「香港立法會無異議通過中共欽定『23條』立法,這是香港人民的悲哀、中國人民的悲哀、是世界人民的悲哀。一個自由繁榮的香港將不復存在,而最大的悲哀莫過於西方民主國家對共產暴政束手無策,眼睜睜看著這個黑幫團夥實現其毀港的『歷史使命』。看到眼前正不壓邪的亂象,真的是令人悲從中來。」 對此,前中共黨校教授蔡霞也在X平臺轉發韓連潮的貼文,並表示「立法會紀念通過基本法23條的合照留好作為證據。未來習黑幫當局中共極權統治垮臺後,參與舉手通過欽定23條的所謂香港立法會議員們,將接受歷史的審判!」蔡霞此前曾痛批:未來香港這些明著替「習黑幫」破壞香港自由、人權的人「將接受歷史的審判」! 中國旅美評論家蔡慎坤也嘆:「香港正式拋出23條立法,意味著百年香港徹底淪亡!不是疫情改變了香港的繁榮景象,而是香港內地化使得香港變成一片廢墟,香港人曾經享受的自由時光一去不復返,香港人引以為傲的公正司法也消失的無影無蹤。」
有網友推薦30年前的老電影《表姐你好嘢》,認為其準確預言了23條惡法將在香港執行。(有字幕)
網友:中共把香港變成「東方蜘蛛」 網友也紛紛痛批香港通過23條惡法是「將一個璀璨的東方之珠,搞成東方蜘蛛」、「香港以後就叫臭港」、「港人 97 年前淪為 2等公民,而家呢?(現在呢)9 等或10 等?」、「香港立法會沒必要存在了,改成香港市人民代表大會、香港市政協吧!李家超任市長,市委書記的話包子(指習包子)會給你們派」、「香港人以後不能罵政府了」、「獨裁政黨及其領導人沒有未來,這早已被過往的歷史反復證實。中共覆滅之時,就是香港重生之日」、「香港早就墮落了,什麼都不意外」、「下一步就貪污腐敗,這是制度的bug決定的」、「大鑊(大事不好),攪(破壞)完政制,集中精神攪(破壞)經濟」。 也有網友翻出30年前的老電影《表姐你好嘢》,認為影片中的「表姐」對黃秋生講了一段話,正好準確預測了中共掌控香港以後,如何分化香港人,如何剝奪香港的飯碗和人權,提早30年預言了23條惡法將在香港執行。還有人幽默的說,這部戲提前點醒「敢言影帝」黃秋生在槍響之前,明智的提早「潤」到了臺灣。△
 
 
分享:
 
人氣:19,160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