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郅事件是中国体育的悲哀(图)
 
2006年4月10日发表
 

在NBA的中国篮球员王治郅(左)与姚明(右),除了个人技术条件
之外,还有着无数的背后因素纠葛其中。(AFP/Getty Images)


【人民报消息】4月10日,前中国男篮中锋王治郅,从美国洛杉矶飞抵北京。王治郅“滞留”美国近1600天,他在两地机场均发表了“向全国人民道歉”的声明后,才被允许回到自己的国家。当年王治郅几乎被以叛国看待,而现在媒体也以他深刻反省自己过错,“国家”宽容再给他机会来作文章。在大陆,一个具影响力的运动员要想自主不受操弄,十分艰难。

被扼杀的主因:不听话

大纪元记者陈志达综合报导,王治郅被认为是多年来最具天赋的中国篮球运动员,也是NBA的亚洲第一人。1994年,17岁的王治郅成为中国男篮历史上最年轻的国手。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中国男篮历史性地杀入8强,当时的他可说是男篮队中的灵魂人物。他后来执意要进入NBA,的确也经过好一番折腾才得成行,也许冲突的根源在当时早就埋下了。

2001年原属于解放军八一队的王治郅加入NBA达拉斯小牛队;可说是有了王治郅的探路,才有了后来姚明的状元秀。姚明在NBA的发展有中共的充分吹捧,中央5台简直成了火箭队的官方电视台。不过当年王治郅在中国却不像现在的姚明一般的被对待,并不一定是他的球技表现不如姚明,而可能是他不那么太听话。

2002年6月,王治郅离开小牛队,还没有找到新东家。为了能在NBA找到自己的位置,他想留在美国打夏季联赛并另寻东家,而不愿意参加亚运会,但愿意代表中国篮球队参加世锦赛。但这个事件发展到5个月后,中共篮协宣布将王治郅开除出国家队。

究竟发生了什么?

快4年了,王治郅无法回国,而他父母也没能到美国去与结了婚生下一子的王治郅见面。他上一次和父母见面还是在2003年11月,当时快艇与超音速的赛季揭幕战安排在日本崎玉举行,他父母以旅游的形式前往日本与他见了一面,这是他离家四年多时间里与父母见的唯一一面。

以经济能力来说,见一面不可能会那么艰难。以情感而言更不可能,就像王治郅父亲王维君所说:“我的儿子我清楚,大郅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说过不想回来。”可是这亲子间的思念与王治郅生子的喜悦仍无法促成他们见一面。

五年中发生的一切,在资讯并不对等的情况下,从媒体的报导中我们也只能管中窥豹,只见一斑,无法究其全貌。比如,是什么导致了大郅宁愿承受“叛国”的罪名,宁愿在外过流浪的日子,却迟迟不肯回国?

致命的王牌:护照

根据以往的新闻报导来看,“王治郅事件”纠纷的双方是八一队和王治郅,而焦点就是王治郅的私人护照。

2003年5月,八一队与王治郅的父母有过一次讨论,八一队表示欢迎他回来的态度是一贯的,从2002年到2003年都没有变过。

可是王治郅随后表示,自己手中的公务护照已经过期了,需要八一队给他办一张私人护照。八一队方面回应,办护照、转业都没有问题,重要的是人先回来。

后来王治郅表示,既然八一队办不了护照,也不肯答应办护照,他不敢回来。他还解释了他迫切需要私人护照原因。

这其中透露出一个讯息,护照成了掌控王治郅的一张王牌。一旦办好护照,王治郅还会听命于解放军的八一队吗?八一队对外说的好听,什么都可以谈,可是你王治郅不答应某种条件,什么都别想谈!甚至叛国的罪名都给你安上!

中共的利益

之前可以由媒体协助安上近乎叛国的舆论罪名,并以众叛亲离等方式作为要胁王治郅就范的手段。但是只要你回来,不管私下谈的协议是什么,全部媒体的舆论早就等着要发挥中共早就设定好、想要的结果,就是“王治郅认错了,感谢中共(党)的宽容与拯救”、“在美国的落寞与反省后,终于知道中共(党)的好”这种谬论。

王治郅是众人皆知的篮球明星条件,还有他的军人身分,更是中共不能容许他不听话的主要原因。可也因为他是在美国NBA的世界知名现役球员,不能太露骨的蛮干对待,所以一切的操作可能就是要在他终于认错听话了这一点来大作文章。

另外,如果没有北京奥运,王治郅还能像今天这样回国,并受到热烈的欢迎吗?再比如,如果王治郅水平不再,或者在美退役,他还是那个需要拯救的孩子吗?

其实在中共掺杂许多目地后的有意操弄之下,一个很单纯的球员选不选择代表国家参赛的事件都可能演变成亲人永隔甚至是予以叛国罪名对待的剧码。在这样的社会体制之下,如果要表现自主而不听话,一切都将被扭曲的太过复杂。

整个事件看起来,好像不是一个正常社会所应该有的正常现象。在中国,判断对错的标准似乎也被扭曲了,为什么一定要听中共的话呢?这对社会与个人好吗?

目前正是一个中国要过渡到新中国的时代,怎样才是民众真正的需要,真的要中国人一起来好好的想一想。

 
分享:
 
人气:18,500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给予打赏。让我们一起打拼未来!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