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歐亞封堵大失策 九評全球傳播進入歷史時刻 (圖)
 
作者:玉劍
 
2005年5月14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當中國共產邪黨對修煉「真善忍」的億萬民衆開始進行迫害之時,其被徹底淘汰的命運就已經註定了;當大紀元系列社論《九評共產黨》於公元二零零四年十一月十九日公開發表之時,中共邪靈被徹底解體的天象在人間便正式顯現了;當由《九評》而引發的退出共產黨及其相關組織大潮,在短短五個多月便達至一百五十餘萬人之時,中共從人類社會生活中被徹底淘汰的進程便漸漸展現在全世界面前。

面對這一切,中國共產惡黨大搞「保先」,搞「紅色旅遊」;搞訊息封鎖攔堵《九評》的傳播;加重對民衆的迫害與恐怖壓制;向海外大把撒錢,以不惜代價的巨大經濟利益來換取惡黨在國際的喘息空間;煽動民族情緒,轉移老百姓視線……

中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頭

中國連所有的中央委員,甚至連總書記本人,沒有人不知道共產黨整個體系的腐敗,沒有人再相信共產主義的理念;中國大陸人士中讀過《九評》,存有《九評》文本的人以上千萬計,封鎖本身純屬無稽之談,只能使人們想起中國的著名成語:掩耳盜鈴;每個中國人知道《九評》,凡是願意看的都能看到的局面,用不了多久就必然是中國大陸的現實了。

中國共產邪黨乾的一切一點也不新鮮,而且任何一個舉措都步履維艱。

臺灣:起初,臺灣沒有太多的人讀過《九評》,中共搞《反分裂法》,本來要轉移大陸老百姓因應《九評》傳播的視線,結果讓全臺灣都一時間全知道了《九評》,臺灣社會主流讀到了《九評》。在臺灣大遊行之時,中國大陸退黨大潮的訊息瞬時傳遍了幾乎整個臺灣,並連帶全世界關注臺灣情形的媒體把這樣的訊息也順帶傳揚開來,這恐怕是中共始料不及的結果。

歐洲:起初,歐洲更是少有人聽說過《九評》。中共打壓堅持獨立自由公正立場的唯一的國際華人衛星電視臺──新唐人電視臺,威逼利誘歐洲衛星公司,攔阻新唐人電視臺向亞洲轉播,企圖中斷中國大陸約三億潛在的渴望獲得真實訊息的民衆最珍貴的途徑。許許多多國際正義人士行動起來,向國際社會揭露中共的陰謀,整個歐洲議會議員,聯合國官員,美國議會和政府,總統等都一下子知道了新唐人電視臺,爲新唐人電視臺打開了國際社會主流的知名度。而且,上百萬電話,傳真,郵遞信件已經和正在向整個歐洲發送,整個歐洲大陸知道《九評》,有機會讀到《九評》的人數在極短時間裏,成幾何量級上升。這一切又是中共始料不及的。

東南亞:還有新加坡事件……在中共的運作下,扭曲新加坡法律企圖制裁法輪功學員。可是這有什麼用呢?因爲兩個煉功人被處罰,新加坡就沒人敢煉功了?海外就從此看不見修「真善忍」的了?中國大陸對法輪功實施恐怖迫害已經五年多了,幾千萬人還在煉,天天都煉。然而,新加坡事件還是有用處的。又是大量的電話,傳真,信件,郵包等傳到了新加坡,和其周圍的國家,當然,首先傳遞的又是《九評》。因爲,當人們真正了解的共產黨的邪惡,人們也就漸漸明白了爲什麼其要迫害做好人的法輪功修煉民衆了。

香港:早前,受中共壓力香港警方曾經制造藉口拘捕和平呼籲的法輪功學員。最近,香港最高法院正式裁決法輪功學員無罪,警方違法。現在,大紀元報系香港版因爲中共的壓力而失去了印刷廠的支持。可是人們稍微往遠處看一看,沒有印刷廠敢於承印,大紀元就真的只能在香港消失了嗎?

中共對自由自由民主和追求崇高信仰的人們的迫害在最近幾年更加瘋狂,結果是什麼?原來沒有新唐人電視臺,現在有了;原來沒有敢於堅持獨立自由正義立場的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臺,現在有了;原來沒有大紀元網系與大紀元報系,現在,一個跨越幾大洲連通全世界的大紀元網系與報系已經在國際社會輿論新聞方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形成了規模性的運作體系了。這是爲什麼?是中共逼的。現在,它又在壓迫香港大紀元,結果必然是香港大紀元會更加崛起。共產惡黨壓迫新唐人電視臺,攔阻衛星,現在國際上已經在籌款捐助「自由號衛星」;那麼,現在其對香港大紀元壓迫,也許就很可能出現大紀元自己的印刷廠。連「自由的衛星」都要有,那麼一個小小的印刷廠還能難倒這些敢於堅持真理的了不起的真正的華夏子孫嗎?

現在世界上的事情很多,人們常常只關心與其緊密相關的事情。那麼當中共在國際上做了什麼手腳的時候,儘管邪惡,卻往往恰恰爲正義的人們提供了機會去揭露它。中國有句老話叫做: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現在中共恐怕是在砸它自己的頭了。

看看世界上還有哪些地區的人們對中國共產邪黨認識不清的?哪些地區還沒有看到《九評》?那麼很可能很快又會有一些非常好的契機出現,《九評》的傳播也就如同太極中四兩撥千斤那樣,藉助着一個又一個契機,一個又一個國際關注的焦點傳播到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人們都明白了共產惡黨的邪惡本質和即將滅亡的命運,那麼在退黨大潮出現最後高潮到來之際,一個沒有共產黨的新中國不是就將出現在東方的地平線上了嗎?

 
分享:
 
人氣:15,991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