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史詩般壯麗的畫面 (圖)
 
作者:唐柏橋
 
2003年7月5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今天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個特別的日子。不是因爲這一天是中共的黨慶,也不是因爲這一天是香港迴歸中國的日子,而是因爲這一天香港人民走上了街頭,向全世界作出了莊嚴的昭示:自由對於中國人民來說是同樣可貴的,同時,也向世人表達了他們對中共專制政權和香港傀儡政府的鄙視和唾棄。今天香港的大街上,我們看不到迴歸「祖國」的喜慶場面,看不到香港人民的笑容。透過電視畫面,我們看到的是延綿數公里、發出怒吼的遊行民衆。今天,全世界終於明白:中共所粉飾的繁榮與太平不過是空中樓閣。當烏雲吹散時,所有的虛華都將隨風飄逝,所有的謊言都將被徹底戳穿。

當一個月前職工盟立法會議員李卓人說出「若果有幾十萬、甚至一百萬人上街遊行,不相信不能夠阻止23條立法」這句話時,我想他本人也不會料到「7.1」大遊行真的會出現百萬大軍的壯觀場面。當香港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預測這個遊行最多隻有3萬人參加時,他萬萬不會料到,香港人民會在如此短促的時間裏,給他如此響亮的一記「耳光」。事實上,不僅他們沒有料到,全世界都沒有想到:今天,在以「將一切不穩定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作爲指導思想的專制政權統治下的中國,在中共爪牙遍佈各個角落的香港,居然會出現百萬市民上街遊行抗議的偉大壯舉。這是一幅史詩般壯麗的畫面。如果說中國的和平民主運動新的高潮就要來臨,那麼,今天的香港百萬人大遊行就爲這一高潮的到來拉開了序幕。因此,我們如何高度評價今天的百萬人大遊行的意義也不爲過。

今天的百萬人大遊行告訴我們,中國人也可以通過和平抗議的方式逐步爭取到我們所需要的自由與民主。89民運曾遭到血腥鎮壓,中國人民從此沉默了長達10餘年之久。今天,中國人民再一次怒吼了:爲了自由和民主!我們知道,沉默之後爆發出的怒吼會形成一種威力無比的力量。它可以改變歷史,也可以結束中國五千年的專制。我相信,在民主的旗幟已經飄揚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的今天,沒有一個專制獨裁政權膽敢再漠視人民的力量,以武力鎮壓民衆的奮起抗爭。89民運後,全世界的獨裁專制者們紛紛倒臺,因爲他們手中的唯一武器——軍隊——已經不再可能被用來對付自己的人民了。10幾年的歷史證明,誰使用武力,誰就會被送上審判臺。

今天的百萬人大遊行還展現出了一種強大到足以推翻政府的民意。根據組織單位民間人權陣線所發佈的統計數字,大約有120萬人參加了今天的大遊行。即便是以香港警署公佈的數字,也有35萬之衆(不包括提早離開的人)。根據以往的經驗,香港警署一般會過低地估計遊行集會的人數,比如將坐滿了維多利亞公園6個足球場的參加今年「6.4」燭光晚會的人數說成只有兩萬,而實際參加人數至少比這個數字多出一倍(舉辦單位認爲是6萬人左右)。因此,今天的遊行人數應該在百萬左右。雖然大家知道百萬人上街是一個令人感到振奮的數字,但是也許還有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個數字背後的真正意義。當年89民運百萬人上街遊行時,中共當局仍然狡辯說這是一小撮。可是,今天百萬人遊行不是發生在有10幾億人口的大陸,而是發生在只有600多萬人口的香港。因此它的意義就完全不同。它表明,香港反對23條立法的市民在與倒行逆施的董建華政府的較量中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我們不妨用一組數字來加以說明。根據上屆立法局議員的選舉資料顯示,2002年9月香港特區第2屆立法會選舉時,共有305.5萬登記選民,其中130多萬人參加了選舉投票,投票率43.57%。也就是說,如果今天香港舉行公投,可能只有100多萬選民會參加投票,而其中將近百萬張選票會投反對23條立法。換言之,如果香港可以舉行公投,「23條」就無法通過。

事實上,香港人民今天已經冒著酷暑和風雨用腳就「23條」進行了最有說服力的「公投」。而且,他們對董建華傀儡政府投下了不信任票。面對香港「倒董」和「反23條」的強大民意,如果沒有經過民選的董建華政府執意推行23條立法,繼續與民意對抗,那麼,人民就有權利、有責任將這個政府推翻。而且,在這樣的民意之下被推翻的政府,不會獲得全世界任何民主國家的同情。因此,中共當局應該對此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他們今天已經無法以包括使用「一小撮」之類的謊言在內的任何方式,來爲自己和香港傀儡政府狡辯。當今之勢,中共當局和香港地方當局,唯有認清形勢,取消23條立法,並因勢利導推行民主,還政於民,方是上上之策。否則,董建華之流恐怕最後難免遭民衆唾棄而灰溜溜地下臺。此可謂「民意不可違」也。

今天是香港人民值得喜慶和驕傲的日子,因爲已經決心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你們用雙手書寫了輝煌,用腳步爲香港的明天投下了神聖的一票。你們已經取得了空前的勝利。光榮屬於你們。

(2003年7月1日)

——原載《自由時報民主論壇》


 
分享:
 
人氣:12,899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