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的花篮献给敬爱的父亲(多图)
 
曹天生 丁俊萍
 
2003年3月12日发表
 
【人民报消息】编者按:这篇文章摘自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主办的综合性党建月刊《广东支部生活》的2002年第10月刊。全文照登,颜色都保持与原稿一致。这篇文章重点旨在吸引人的红色“序”的部份和第三部份「烈士夫人誓育遗孤」。


江上青——魂系皖东北的革命烈士

在安徽宿州革命烈士纪念馆里,陈列着江上青烈士在抗日战争中为维护皖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英勇牺牲的事迹。1995年8月29日,泗县烈士陵园举行了烈士铜像揭幕仪式。铜像前整齐地摆放着许多花篮,其中一只花篮上醒目地写着:“献给敬爱的父亲”。署名:江泽民、王冶坪、江泽玲、江泽慧……

一、为国捐躯的一生

江上青,原名江世侯。1911年4月10日出生于江苏扬州仙女镇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父江石溪,精通医学,具有爱国和民主思想,有《石溪诗词》传世。1927年11月,江上青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与人一起创办《夜枭》杂志,抨击国民党反动统治,宣传革命,并被捕入狱,坐狱半年。1929年8月江上青入上海艺术大学读书,被转为中共党员;10月,被中共法南区委指定担任艺术大学支部书记,从事地下工作;12月再次被捕入狱,被关押在上海提篮桥监狱。一年多的牢狱生活,使江上青的身体受到极大的摧残。1931年2月,江上青经组织营救到南通养病;8月,到上海暨南大学社会学系学习,继续秘密从事学生运动。

1937年抗战爆发后,江上青与战友们一起组织了“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流动宣传团”,先后到达合肥、六安、大别山区、商城、浠水等地宣传抗日。后在党组织的安排下,江上青等人回到大别山区,参加了安徽省战时民众动员委员会第八工作团,继续在大别山区进行抗日宣传工作。

1938年11月,江上青接受中共安徽省工委宣传部长张劲夫的派遣,担任中共皖东北特别支部书记,随新任安徽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盛子瑾到皖东北开展抗日工作。他正确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按照中共安徽省工委的要求,把公开活动和秘密工作巧妙地结合起来,用智慧和生命开创了皖东北团结抗战的新局面,为皖东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1939年8月29日,江上青被反动地主武装杀害,以身殉国,年仅28岁。

二、小湾子壮烈遇难

江上青是随同盛子瑾与许志远谈判返回途经小湾子,遭反动派伏击而牺牲的。盛子瑾,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生。九一八事变后,曾任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大队长。抗战爆发后,任安徽省六安县县长。盛子瑾想与我党建立统战关系,我党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派杨效椿等共产党员到盛部开展工作。盛子瑾在安徽省中共地下党的帮助下,积极发动群众,组建武装,于1938年秋收复六安县城,一时声名大振。11月,盛子瑾被委任为安徽省第六行政区督察公署专员、第六区抗敌指挥部司令和第五游击区司令部司令。鉴于共产党的力量和声望,盛子瑾请求安徽省动委会给他介绍一批军政干部。中共安徽省工委审时度势,决定派江上青带一部分共产党员随盛子瑾到皖东北开创这一地区的抗战局面。江上青担任新组织的特别支部书记。特别支部研究决定首先要做好盛子瑾的统战工作,促使他坚持抗日立场,联合抗战到底。

1938年11月19日,江上青随盛子瑾到达皖东北。皖东北的皖六区,辖泗县、凤阳等9个县。这里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贫穷落后,地方实力派势力很强,土匪、帮会横行,形势错综复杂。抗战爆发后,各县城相继沦陷,津浦铁路以及公路两侧,大的集镇都驻有日伪军、维持会,全区有沦陷区、半沦陷区、游击区。9个县多数县为地方实力派所控制。为打开抗日局面,江上青积极组织动员地方抗日武装,广泛进行抗日宣传,协助盛子瑾打击日寇,打击不服从指挥的地方实力派,很快在皖东北站稳了脚根。1939年3月,盛子瑾正式委任江上青为专员秘书,兼任第六区抗敌指挥部、第五游击区司令部政治部主任。此后,江上青利用合法身份和职权,进一步团结爱国人士,创办了皖东北军政干校,初创了洪泽湖抗日根据地,同时秘密扩大党的组织。在江上青等人的协助下,盛子瑾整顿吏治,严厉打击贪官污吏,深受当地士绅和群众的好评,皖东北很快出现了军民协作,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新局面。

随着皖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八路军、新四军顺利进入这一地区活动,全民抗战的热潮越来越高。但是,国民党顽固派和反动地主豪绅却纷纷向国民党安徽省政府控告盛子瑾纵容共产党。国民党安徽省政府对盛子瑾本来就不放心,桂系派许志远、秦庆霖当时分别任灵壁、盱眙县长,他们与盛子瑾作对。一些地方实力派也对盛阳奉阴违,聚拢到许、秦旗下,专与盛子瑾搞磨擦。许志远等倚仗着省府的支持,野心膨胀,阴谋害死盛子瑾,以取而代之。

1939年8月下旬,为维护皖东北团结抗战局面,从大局出发,来皖东北开展工作的张爱萍等人建议盛子瑾、许志远在灵壁与张大路商谈,捐弃前嫌,消除隔阂。经三方协商妥当,盛子瑾在江上青等人陪同下,前往灵壁赴会。为保证会谈安全,张爱萍等人决定会谈地点由八路军苏鲁豫支队胡炳云大队警卫,盛、许的部队不准进入,以示公正。会议由张爱萍主持,他言之谆谆,望双方以大局为重,携手抗日。经过协商,许志远愿意接受盛子瑾的政令,会谈表面圆满结束。但张爱萍对许志远早有警惕,盛子瑾、江上青一行动身返回时,他劝盛子瑾不要经小湾子,绕道马厂回专署比较安全。盛为会议的气氛所感染,未听劝告,坚持走原路返回专署。

不出张爱萍所料,许志远利用亲戚关系,与王仲涛、周益斋串通一气,授意他们联合大柏圩子地主柏逸生等各方反动武装500多人,按照盛子瑾来往灵壁经常走刘圩、小湾子的规律,埋伏在濉河一带的树林中,准备暗算盛子瑾。1939年8月29日,盛子瑾一行经此,突然枪声四起,他身着便装跳入濉河,躲在岸边一棵弯树下隐蔽起来,幸免于难。江上青听到枪声,策马奔到队伍前面,想以民族大义晓谕匪徒,平息事变。匪徒们见他骑马身着戎装,戴眼镜(盛子瑾也戴眼镜),误认为是盛子瑾,一齐向他开枪,江上青身中数弹,遇难殉国。同时遇难的还有共产党员朱伯庸等6人。王仲涛等将被打死的人抛入濉河中,鲜血染红了河水。

1940年4月底,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视察皖东北时,对前一阶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作出高度评价,他说:“抗战初期,我党在皖东北与盛子瑾的统战,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而这一成功范例饱含着中共皖东北特支书记江上青的辛劳和功绩。原八路军、新四军驻皖东北办事处副处长刘玉柱(离休前任国务院二机部副部长)说:“上青同志的一生是不懈追求进步、从事革命活动的一生;是为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理想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奋斗的一生。”

三、烈士夫人誓育遗孤

江上青牺牲的噩耗传到江苏扬州,江上青的夫人王者兰痛不欲生。江上青的长兄江世俊、长嫂吴月卿对江上青为国捐躯异常悲痛,对这位弟媳十分同情,按照传统,把正读初中的次子江泽民过继给江上青夫妇。从此,江上青夫妇有了嗣子。

在以后的岁月里,王者兰并没有被压倒、压垮,她抚养烈士遗孤,呕心沥血,饱尝艰辛。江上青的子女继承父亲的遗志,努力学习,坚定地跟党走。其子江泽民成为我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长女江泽玲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次女江泽慧成为科技专家。王者兰建国后在上海参加银行工作,“文化大革命”前退休。1985年8月10日病逝于扬州,享年74岁。

摘自2002年第10月刊《广东支部生活》

注:《广东支部生活》,是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主办的综合性党建月刊,一九九二被评为广东首届『十佳优秀期刊』,一九九六年获第二届『优秀期刊』称号,一九九八年获『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称号,一九九九年发行量达一百四十六万册。

 
分享:
 
人气:23,404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给予打赏。让我们一起打拼未来!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