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消息】公告:朱镕基仍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位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位总理,仍能日理万机,胜任连任。

本文标题似乎耸人听闻,但并非无中生有:朱 基,朱镕基也,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绝大多数海内外简体中文电子传媒。这意味著什么?两字名字弃了一半,犹被腰斩;三字姓名,空著一格,犹被挖心。俗话说,虎死留皮,人死留名。身未败名未裂的朱镕基总理,何故残遭名裂之刑?历史上何曾有过哪怕遗臭万年的十恶不赦罪人遭受如此残酷的名裂刑罚?堂堂一个大国的堂堂总理长期名裂,能不心碎吗?

这是一种减字名裂法。另有一种增字膨胀名裂法,如"朱容(加金旁)基"、"朱容(加钅旁)基"、"朱(金)容基"。看这些怪名,令人以为这个朱总理的父母是个怪人,怎给孩子取个电子字形档没有的怪名字,害的记者和媒体必须当业余仓颉?——为电子汉字简体世界造出又丑又长的怪名。与其说是业余仓颉,不如说是朱镕基的再生父母,为朱镕基取个进入电子汉字简体世界的名字;与其说是为朱镕基怪名入世取名——加入电子简体汉字世界的再生父母,不如说是拙劣的翻译——汉字繁体国至汉字简体国的翻译,完全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的翻译——金旁容的简体"镕",早已有之。故与其说是翻译,不如说是拍马屁,拍朱镕基嗜好繁体名写法的马屁。与其说是拍尼屁,不如说是摇马尾——马尾巴的功能,就是根据马脑中枢的指令摇尾:保健脊椎神经的同时,保护马屁股的卫生,鞭打蝇蚊,掩护马屁股的丑陋。丑陋是什么?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栈道是什么,陈仓是什么,详见文末分解。

——增字名裂法主要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最著名的喉舌网站,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闻网、中央电视台等网站。

两种名裂造名法产生的混乱是,至少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拥有三个名字相似的朱总理。实际上又只有一个朱总理。

朱镕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国以来,唯一近乎刚直不阿、出声如虎啸山林的核心大人物,唯一似乎有心肃贪打假的虎总理,以至所有贪狼曾经一听其虎音就尿频,一梦其虎相就尿床,以至青天情结严重的人民曾把重开天日的希望寄托在他。然而,当所有贪狼知其是只濒临绝迹、只逮不慎进入其视野的弱狼以解饥的华南虎时,便不再听其音、梦其相而我行我素,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更黑更暗、狼更多更残、人民苦难更深更重。

尽管知道朱镕基政府不是朱镕基的政府,尽管知道朱镕基政虎的所有罪恶不是朱镕基政虎个人的罪恶,尽管知道他也许没有那么多对人民和领土犯罪的故意,不少罪行应是他作为胁从犯的罪行和过失犯的罪行,但无论他的罪恶大小,从《民法通则》规定的公民姓名权和《著作权法》规定的作者署名权均受法律保护的立场出发,也无法容忍对一个尚未被剥夺姓名权利的高贵者姓名,以毫无法律依据的名裂刑法刑罚他的名字、剥夺他的著作署名权,更无法容忍朱镕基对名裂自己名字和侵犯自己著作署名权的普世性戕害熟视无睹、无动于衷、麻木不觉、或不当回事,而且仔细推敲,发现没有一支刀笔有名裂朱镕基、侵犯其著作署名权的丝毫恶意。

朱镕基曾经表示过,只要人民给他个"清官"之名以垂史就够了。给不给垂史"清官"之名是人民的权力,但即使不是"清官",留个有智慧、有胆量、有权威、有刹气的"虎官"大名,我想是没问题的。在中华史和世界史上肯定有位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中华史和世界史都起过重大影响的朱总理,也一定会同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一起载入史册。然而,向前看,虚拟的网路资料虽然不可能千古,但可以被保存在种种存储硬体中;将来的图书馆很可能是光碟组成的世界,未来也很可能是没有纸笔的时代。这就意味著,朱 基、朱容(加金旁)基、朱容(加钅旁)基、朱(金)容基将永存于光碟世界。如果所有古籍和至今为止的文字资料都被装入光碟,如果简体字具有永生的生命力,朱镕基就将以朱 基、朱容 (加金旁)基、朱容 (加钅旁)基、朱(金)容基同时入古。史海只有朱 基诸名而没有朱镕基也。后代读史者唯读光碟,后人只知有朱 基诸名,而不知有朱镕基也。具有高瞻远瞩眼光的朱镕基对此不可能没有预见,但为何对当今网路名裂其名的恶行不吭一声呢?难道他又改变主意,甘当无名总理了?然而,他不生气我生气,他不悲哀我悲哀。因为,我脑子装的主要是中华文化。对横行文化领域的恶行不能不令我怒发冲冠:住手,讳文化屠刀!请立即"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朱镕基所以异变为"朱 基"诸名,正是讳文化的复辟结果。

何为讳文化?据说,讳文化初建于周朝,称避讳制度:地位高贵者的名字神圣不可侵犯。特征是讳名不讳姓。地位低微的人必须在取名、行文、说话时回避使用地位高贵者名字的同字、同音字乃至谐音字,否则便是犯讳,犯讳即是犯罪,轻者处罚,重者处斩。避讳制度推行的结果是扩大化: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凡属尊者、亲者、贤者忌讳的名字、生理缺陷和言行缺陷都在避讳之列,否则,树怨树恨树敌。普及至黎民百姓,便衍生出"入门而问讳"的民俗讳文化。

避讳制度早在辛亥时被革了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复辟。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伟人",虽然都喜欢用写惯了的繁体字签字题词,但没有要求人民避讳,人民也没有对他们的姓名特赦。为什么到了人民思想更解放了的二十世纪末以来,在朱镕基就任总理后,在他没有要求、起码没有公开明言要求避讳的情况下,海内外华人单讳朱镕基之名呢?

在纸上书写私用文字,简体、繁体听便,繁简混用也随意——象形字,是字也是画,写字如画画,怎么写怎么画,是公民的权利;写美术字,怎么变异,用啥字体,也是公民的自由。然而,强制推行简体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法规,严禁在新闻、出版、教育、广告等领域夹用繁体字,也发动过多次文字规范化运动。如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我福建省,各地市就多次联合组织文化、工商、城管、交警、公路等行政机关横扫城乡街道、公路两旁使用繁体字或夹有繁体字的广告招牌。这对于一国文字的规范化无疑是必要的行动。

问题是文字规范化法规成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把戏——在新闻、舆论、出版等专政领域,对朱镕基实行特赦,用熔字的繁体字以专讨朱镕基之好,或专避朱镕基之忌,编辑出版。可电脑有眼无珠,不会拍马屁,不懂讳文化,GB就是GB,BIG5就是BIG5,用GB输入就找不到"熔"的繁体字。没有怎办?总不能省略,那太不敬畏虎总理了,绝大多数偷懒的媒体只好以空字位以示深隐之字,以表敬畏而避讳之心;负责任的摇尾媒体便以括弧加注法以讳其真名。以至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叫朱镕基的读者,就以为"朱 基""朱容(加金旁)基"、"朱容(加钅旁)基"、"朱(金)容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或以为换了个新总理,或以为同时有三个朱总理,并产生一连串的问号。

官方电子媒体这样做,似乎也无可厚非——专政的新闻舆论媒体专为专政政权和专政权贵服务也。但如此服务,却是好心办坏事:以敬畏之心侵犯伟人姓名权和著作权,专讳朱镕基成了专害朱镕基。同时还反映著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在实行简体字为国语四十多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什么还允许简体文海中漂浮著一具繁体尸?为什么所有的海内电子媒体都以"朱 基"诸名代表朱镕基,为什么几乎海外所有的中文简体电子媒体都在避讳?

文字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纽带。因此,文字,有时是判断文章出自哪个国度作者的区别特征。如英语,就有美国英语、英国英语之分。但除了象形字,其他文字均无需语言翻译软体也能在电脑和互联网中与人交流。虽然汉语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纽带,但简体和繁体又是不同的政治分区的民族分纽带,为中国的统一造成了语言障碍和割据局面。中国要统一,应是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只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中华民国坚持以民主统一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坚持以专政统一中国,毫无统一基础,无法形成统一共识而已。如果大陆建成全民主权制度,民主大一统的民族统一必是民心所向、水到渠成的小事一桩。

如果说,简繁两体语言并没有造成传统方式上太大的交流困难,那么,在电脑世界则造成了语言交流的天大困难:GB和BIG5简直就是两个国度、两种文化的语言割据辖区,没有语言"护照"不能入境:没有翻译软体翻译,就是乱码;不经过语言翻译软体翻译,就无法阅读。

毫无疑问,国标简体代表著中华民族语言的进步方向,是迟早取代国标繁体、大五码简体、大五码繁体和种种方言、少数民族语言而成为整个中华民族通用的语言,犹如用惯了繁体字的人绝不愿意以甲骨文为国语一样。所有护古、复古的努力都是徒劳的。这是后话。

文字,是思想的载体。无论是反对还是拥护中囯共产党,反对还是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度,都离不开文字工具表达。无论反对还是热爱制造和推行专政愚民制度和文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种种罪行,朱镕基都是批判或肯定的物件之一。名裂朱镕基,则等于没有表达对朱镕基及其政府的感情。尤其是反对者、控诉者、批判者,近乎无的放矢。

我相信,绝大多数知识份子特别敬重和敬畏朱镕基,不论是出于真心敬重的诚意还是出于害怕引火肃贪的假意,不论是代表私意还是代表公意:他喜欢以繁体签字题词,就敬重他的习惯,敬畏他的权威,书写和出版时便以繁体字投其所好,表达对他的敬畏。因为,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强奸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精疲力竭时的伟哥,又是令早已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古井无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兴奋起来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伟妹。可是,在电子简体字库中,没有繁体字,又不敢动用简体字。于是,或以空格代表繁体"熔"以避讳——以表讳莫如深,深到隐藏不露,隐到一格空白的水平;或自造"朱容(加金旁)基"、"朱容(加钅旁)"、"朱(金)容基等长而复杂的名字、比输入外国人名字更麻烦的方法来表示对朱镕基的绝对忠诚,这是最负责任媒体的行为:既达到独讳朱镕基的目的,也以示对简体汉字负责。

——注意:两种名裂法都同时构谄Richwin、中文之星、南极星等当代仓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