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中國經濟的第一大危險是國內經濟的循環不足,對外依存度太大。有些中國學者忍爲,由於國內需求不足,導致內向型經濟萎縮、外向型經濟擴張,因此國家必須採取積極干預的政策刺激國內消費。這種觀點有一定的道理,但這種思路容易把人導入誤區、把政府決策層導入誤區,致使盲目地「刺激消費」。真的是中國消費者消費不足嗎?我們認爲,不是消費不足的問題,而是中國的經濟結構已打破了正常的消費鏈,缺乏合理的消費產品、缺乏完整的消費條件、缺乏公正的消費秩序、缺乏透明的消費渠道,等等。

居民儲蓄存款已突破了7萬億無,說明中國消費者有消費基礎;許多跨國公司如摩托羅拉、麥當勞、康師傅等等外資企業市場銷售一直不錯,說明中國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是健康的。因此,妨礙中國消費不足或者消費疲軟的根本原因還是「體制」性因素破壞了整個市場的消費系統。現在,中國擁有世界最多的消費源,因此各國都有關注並預備進入中國市場,而中國卻把自己的經濟命運過多地寄託在對外經濟擴張上。這可能是一個戰略失誤。不妨作這樣一個假設:如果有一天中美關係,或者中國同西主集團關係惡化,遭遇全面封鎖(這種可能性很大),那經濟損失該有多大?比如,中國一旦強攻臺灣很快就會遭遇西方社會全面封鎖。這樣一來,對外「依存」急劇下降、國內經濟壓力劇增,很容易引發全面的經濟與社會危機。中國目前的外貿依存度是47%,五年後可能達到65~70%,這種嚴重依賴國際市場的貿易格局沒有強大的國家力量作後盾是不行的。WTO的規則也不是保險箱。

中國經濟的第二大危險是金融危機。近年來,中國的四大國有銀行像個筐,所有經濟矛盾都可往裏裝。但是這個筐的承受力畢竟是有限的。現在中國四大國有銀行的總資本佔中國境內所有金融資本的70%以上。四大銀行就像整個國民經濟的四根支柱。據大陸一些專家分析,自亞洲金融危機之後,中國事實上已經開始發生慢性金融危機,其主要標誌是呆壞賬比率也非常大,而且市場化的有效運營機制逐漸瘓。除過幾個大的經濟發達城市仍有一些「有效」業務外,全國國有金融機構基本處於消耗內力狀態。整個龐大的國有金融體系一直「吃」的是居民的儲蓄,「用」的是居民的儲蓄。去年以來大陸的金融危機進一步加劇,明顯的標誌就是信貸全面萎縮。那麼爲什麼大陸的金融危機沒有引發經濟危機呢?有四個原因:一是有鉅額的居民儲蓄款墊底;二是國家通過政治量強行控制金融局勢,中國的金融機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政府色彩,不是純市場化運作;三是採取了金融機構按兵不動、內部消腫及債轉股等緩衝策略;四是正在儘快扶植真正的商業銀行,包括一些股份制民營銀行,但這方面力量太單薄,短時期內難以產生替代效應。面對這種格局,中國政府採取的措施是:期待入世後外資收購或參股中國的國有商業銀行,同時探索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上市的路子。「中國銀行」的試點工作已經啓動。我們認爲,這種解救不會有預期收效。最好的選擇是整個金融市場對國內外資本開放,特別允許民營資本進入金融領域,允許地方中小銀行市場化發展。只有這樣,在三兩年內才能替代國有銀行的作用,完成支撐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的使命。

中國經濟的第三大危險是國有企業的全面坍塌。在國有企業問題上,中國所犯的一個愚蠢的錯誤是太顧及「面子問題」。即爲了社會主義性質的「面子」,死死地不放棄對國有企業特別的優勢國有企業的控股權。市場經濟的特性之一就是窒息國有資本,因爲國有資本在很大程度上是無效資本。如果中國二十世紀90年代中期,除過戰略產業外,在一般競爭領域全面放開國有企業,讓民間資本自由進入,那麼當時就會拯救一大批國有企業,會產生一大批民族品牌和優質產品。可是直到今天,各級政府在對待國有企業改革的問題上仍然採取的是「不死不撒手」的策略。中國入世後,按WTO的遊戲規則,所有國有企業將失去政府的特殊保護,許多壟斷利潤將化爲烏有。可以預料,面對真正的市場化競爭,大批的國有企業將紛紛坍塌。或許在今後1-3年內,國企倒塌後靠出賣「地皮、磚瓦」換得的幾個錢可以把職工養活一陣子,可二、三年之後大批失業者沒有生活着落後該怎麼辦?據大陸勞動部門有關專家分析,中國入世後,國有企業將喪失1300多萬個工作崗位,而外資進入和民企民展新創造的就業崗痊只有400多萬個。另外,大批的城鄉剩餘勞動力還在敲打着飯碗。

中國經濟的第四大危險是財政危機。中國近年來連續使用積極的財政貨幣政策會不會引發財政危機,海內外經濟學家一直爭論不休。而中國官方人士一直堅信不會引發財政危機。他們的理由是:第一,執政黨和政府有控制經濟總體局勢的能力,只要社會安定、政局穩定,一定的財政赤字不足以構成財政危機;第二,中國老百姓儲蓄存款已達七萬多億,實施國債策略的餘地還很大,舉債額佔儲蓄額的比率還很小,不致於給老百姓造成心理恐慌;第三,中國財政投資主要用於基礎設施領域,是戰略性的有長期收益的項目,而不是用於生產消費領域,不用擔心變成壞帳。但以大陸著名經濟學家劉國光爲代表的一批市場學派人士則忍爲:積極的財政政策只能是一種短期策略,不宜長期使用,否則到一定時期必然引發通貸膨脹。到底應當如何理性地看待中國的財政政策及財政赤字問題呢?首先,必須把財政收支問題放在中國整個經濟大環境來審視。中國經濟本身處於特殊的不穩定的轉制時期,而不是成熟穩定發展的市場經濟時期,許多隱藏的、不確定的因素很多,可以說財政問題的周圍埋藏着許多「定時炸彈」。因此,政府的自信和冒險是缺乏基礎的。其次,中國的居民儲蓄從人均概念和結構上都有特殊性。儲蓄的「兩極分化」現角比較嚴重。對有產階層而言,在很在程度上是因爲民間自由投資環境和渠道有總是而導致擴大再生產受阻,個人資本積累增大;而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有限的儲蓄是極其珍重的「預期」支配權。如果入世後中國投資環境改善,儲蓄率大幅下降,那是很危險的。再次, 中國政府財政本身已陷入靠舉債度日的惡生循環之中。據有關機構估計,1999年政府開銷中有70%是舉倆所得。如果一個人把借來別人的錢當作「經營」收入,並且整日心安理得地揮霍無芳,那麼這個人還有什麼成就和信譽可言?如果中國政府長其過度負倆,而且銀行體系潛在債務惡化、國有企業卸下的負擔不斷加重、中央與地方財政關係失衡,特別是醫療改革、環境保護、義務教育、扶貧救災、基礎建設等方面的支付不得不加大,那麼,中央財政到一定時候很可能因信譽和支付危機而崩潰,進而導致經濟增長下滑,通貨膨脹發生。

中國經濟的第五大危險是計劃經濟因素對市場經濟的滲透和干擾。現在中國經濟界人士有這樣一種認識上的誤區:一旦中國入世,市場經濟就會自然變得公平,權力對市場無原則的干預就會逐漸消失。其實未必如此。儘管入世意味着成員國必須按照世貿規則參加遊戲,而且中國發誓說一定會兌現自己的承諾。但是承諾也罷,發誓也罷,只是一個表面現象。根本的問題在於中國入世後,政府的市場定位會不會調整到恰當的位置。要知道,中國從中央到地方,大大小小的政府部門數以萬計,長期以來他們的職能就是靠權力控制一切,連法力也顯得很無奈,一個入世難道就能使中國所有的改革一步到位?因此,絕對不能寄望於入世後,經濟的要素對市場經濟的滲透和干擾作用會「自動消失」。可能入世後,中央政府不會違規,但難保大大小小的地方不違規。違規就要受到制裁,這對中央政府來說是很痛苦的的事,但對地方政府而言無關痛癢。這是由中國的政治權力結構決定的「一切權力行使的後果和責任都在中內。因此,入世後如果中國各級正義的權力對市場的干擾難以中央,引發的後果是很難想象的。小到地方經濟矛盾繼續惡化,負面影響難以扼制;大到整個中國失信於國際社會,遭到制裁。

中國經濟的第六大危險是股市的危機。自1999年以來,中國市場興起一股反沫浪潮。中國股市的確泡沫很大,但問題的根子並不在於泡沫本身。我們忍爲:中國股市泡沫太大,市盈率太高很不正常,不是一件好事,但是通過所謂的人爲和行政影響把泡沫打掉則更不對。因爲這種辦法打掉的不僅僅是泡沫,而且同時打掉了普通股民之利益和剛剛形成的尚很稚嫩的資本市場。解決問題的辦法只能是治本,根治從孃胎裏帶來的病。

繁榮的股市背後往往有一大批優秀卓的企業,而中國股市「繁榮」的背後隱藏着一批「造假」的企業和瘋狂的投機家。這樣的股市與其說是在爲企業籌集資本,倒不如說是在爲將來的危機制造「炸彈」。有一天當中國經濟正處於緊要關頭時,股市一旦崩盤,後果不堪設想。因此,如何治理股市是中國有關機構的當務之急。着重需要解決的問題是:①公司治理結構的改革怎樣才有成效,若沒有成效怎麼樣?②糟粕企業應統統從股市淘汰,可是淘汰面積太大股市塌陷怎麼辦?③推出優秀企業上市「承接」劣勢企業,使股民資本安全「過渡」,但是現實的上市機制和成氣候的高素質的企業不足怎麼辦?

面對這種格局有專家建議:①深圳、上海兩市合二爲一,集中保留優勢企業、堅決淘汰劣勢企業,證監會要清查一個,「殺掉」一個;②一板市場沒有健康之前,二板市場不宜啓動,否則會多一個隱患;③全面引入西方資本市場管理體系,中國證監會委託境處機構託管或參股管理證交所,中方只監管不參與。

這些建議是否有效可行,值得研究。

中國經濟的第七大危險是農村經濟的市場化程度太低。中國畢竟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經濟的發達程度直接影響着綜合國力。近幾年,中國大陸學者階層一直在呼籲中央儘快正視「三農」問題(即農業、農民、農村問題)。但是,據有關機構分析,中央在對待「三農」問題上,到目前爲止依然沒有形成的、成熟的改革方略。一提到農民問題,好像各級官員都很慈悲,反覆強調要減累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可是根子問題並不在這裏。有的專家建議:中國農村人口太龐大,安定爲主,等城市擺順後,再加大農村改革的力度。還有專家建議:農村改革需要大量的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