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
 

杨尚昆晚年的无奈和悲情(图)

林道静

【人民报消息】杨尚昆其实是中共内较为开明的领导人,六四时迫于邓小平压力才支持镇压决策。他晚年失势,是因为邓小平不愿看到身后冒出一个「邓小平第二」。

前中共国家主席杨尚昆去世之后,便有不少观察家作出臆测:「六四」事件平反又少了一个障碍。但是,在前中共中央委员、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许家屯看来,这种臆测是基于对历史的错误认定,杨尚昆原本是支持赵紫阳的,最后是迫于邓小平的压力才参与镇压学运决策。许家屯亦不认为杨尚昆晚年遭到冷落是受杨白冰的连累,而是杨尚昆曾建议邓小平废除江泽民的职务。

许家屯是目前旅居海外未归的前中共最高官员,在毛泽东、华国锋、邓小平(胡耀邦、赵紫阳)时代历任要职,亲身经历过中共许多重大事件,参与过中共许多重大决策,以他丰富的阅历和经验而写下的《许家屯回忆与随想录》,比他之前的《香港回忆录》涵盖面更广,具有非比寻常的价值。

杨批评香港新华社官员太左

许家屯回忆首次接触杨尚昆,是杨尚昆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时期。一九六六年杨尚昆被打成彭、罗、陆、杨反党集团,罪名之一是私搞毛泽东的录音。在那个年代,凡毛泽东到过、住过的地方都奉命检查,是否被杨尚昆命人放置过录音机,江苏也不例外。

毛泽东每次来江苏,多由许家屯和同是书记处候补书记的彭冲、公安厅长洪沛霖负责。许家屯那时根本不相信有这类事的可能,也只好认真地和洪沛霖,在毛住的中山陵园五号别墅,翻箱倒柜,搜查一遍,哪有录音机的影子。

杨尚昆一贬十五年。到许家屯直接接触杨尚昆,是在奉命至香港任职之前在北京开会期间。一天,杨尚昆的秘书给许家屯秘书打电话说:「杨老约见你。」许家屯说,「请杨老定时间,我去见他。」秘书回话后,告诉许家屯:「杨老说不必了,明天上午他来看你。」

许家屯感觉杨尚昆平等易处,不以老前辈自居。杨尚昆谈了一些对港澳的观感,便谈到对当时新华社香港分社领导的不满,他说:「他们搞的那一套,一左二窄,宗派情绪很重。」又提到那位新华社香港分社统战部长,认为他在小组会上不是批评,而是训斥统战对象,说:「现在回归问题才提出,香港人心动荡,他们这种态度,怎能做好工作。」最后,杨尚昆说:「我的意见,做你的参考。你到香港接触实际后,再作决定。」

利用香港统战台湾

杨尚昆当时是中央军委副主席、军委秘书长,也是和许家屯工作有关系的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但与许家屯谈台湾工作的问题,却是许家屯去港半年以后的事。

香港可以和台湾直接交往,香港的台湾「右派势力」也较庞大,几乎随时可见到台湾的报刊,取得台湾各方面的讯息。许家屯当时感到,内地应当充分利用香港对台湾进行工作,将此想法面告了杨尚昆,他很赞同,交待手下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的副组长、办公厅主任杨思德找许家屯商量,将之具体化。

杨思德同意许家屯意见,主张新华分社重组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由许家屯兼任组长,将香港有关力量统组起来,原对台工作部部长可参加为组员。后来在多次接触中,许家屯发现他们对分社的对台工作部长,有负面评量,严重到杨思德转达尚昆嘱咐,对某些台湾重要关系和情况,「不要让他知道」。

在蒋经国尚未去世之前,台湾和海外某些人自称是小蒋的「代表」,前往大陆,寻求与对台有关部门接触,大陆自然也有打算。真真假假,其中不少关系后来被证实是骗取大陆钱财的政治骗子。许家屯在香港利用当地关系,直接与台湾当政的某些高层人物有了接触。在获得尚昆批准后,派自己的一位秘书,三次赴台,作了直接接触。

这也就是许家屯从香港退休后,在短短不足一个月内三次回到香港,却不让周南知道的原因。杨尚昆交待,这些关系不要向周南「移交」。同时,也向新华分社发了电报,告知杨思德要到香港与许碰面,处理「某些」事务。这个也「不让他(周南)知道」,引起周南的极度不满,向江泽民告状,殃及副社长佘孟孝,被诬无辜调回内地。

「六四」前杨支持赵紫阳

《许家屯回忆与随想录》中披露,杨尚昆是中共元老中比较开明的一位,很长时间作为邓小平的私人代表参与中共核心层--政治局常委会的决策,在八九年学运期间曾力图说服邓小平对学生予以疏导而不是镇压,但邓小平态度很强硬,杨尚昆显得很矛盾和无奈。

「六四」前,赵紫阳从朝鲜回京后,找许家屯交流对学潮的评估和对策,两人意见一致,紫阳即要许家屯和杨尚昆商量,请杨说服邓小平,改变对学潮进行镇压的决定,代之以疏导方针。

杨尚昆听许家屯汇报后,明白表示,完全同意支持紫阳的意见,并说几位老帅,向中央也提出同样的建议。

杨尚昆十分欣赏当天(五月四日),赵紫阳对亚银年会代表团人士的讲话,反覆说「讲得好!」还说:「乔石也说,不错!」因为赵的讲话中表示:「中国不会出现大的动乱」,而《人民日报》「四二六」社论却说:「这是一次有计划的阴谋,是一次动乱」。杨尚昆说讲得好,显然他支持赵紫阳的意见。但同时也对许家屯讲:「我去同老爷子(指邓小平)讲,老爷子的脾气,你是知道的,他可能听进去,也可能听不进去。你告诉紫阳,让他先这样做,假如有责任,我是第一个。」许家屯随即告诉他:「外面有传说,这次不是赵倒,就是李下台!」杨尚昆斩钉截铁地回答:「一个也不下!赵、李都不下。」

五月十九日晚,李鹏板著恐怖的面孔,宣布北京市戒严的那个会上,杨尚昆也讲了话,不仅口气比李鹏缓和,还讲了戒严不是针对学生的话。许家屯在香港从电视上听到这句话,感到矛盾和无奈。

二十五日,杨尚昆奉命向许家屯打招呼,其无奈之情也暴露无遗。一见面就解释:「常委决定,我和你及几个人熟悉(许家屯估计大概指两广的负责人),要我出面谈话。」又说:「经常委决定,紫阳已停职!小平同志讲,已经没有路可退了,才采取戒严,动用解放军平息动乱。」杨尚昆和平常不一样,面无表情,眼睛却不看著许家屯说:「希望能理解、支持中央决定。」许家屯也和他一样,眼睛看著上方,半晌才讲:「动用解放军,千万不要流血啊!」杨尚昆才面向许家屯答道:「不会的,不会的,几位老帅,徐帅、聂帅也是这样意见......」,可见那时他还没有想到,「六四」,人民解放军会向人民开枪。

许家屯说,邓小平当然是下令向人民开枪的人,但杨尚昆当时在军中的地位仅次于邓小平,是执行者,「现在他去了,时间没有来得及让他有机会表达他内心的真实。他的错,他的罪,也没有机会让他忏悔。」

邓担心杨成为「老邓第二」

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巡,杨尚昆全程陪同,但在这年年底,杨尚昆及其弟杨白冰被政治冷藏。外界一般认为,是身为总政治部主任的杨白冰在「军中势力日增」引起邓小平疑心所致。《许家屯回忆与随想录》却提供了相左的「内情」。

许家屯说,邓小平因不满江泽民、李鹏当政后「改革」倒退,才南巡甚至一路放话,「谁不改革,谁就下台」,矛头直指江、李。

同时,邓小平让杨尚昆、万里负责筹备年底中共十四大「人事班子」。杨尚昆根据自己的理解,与邓小平交换意见,提出江泽民、李鹏都不再担任总书记和总理职务。

邓小平同意让李鹏下台,不再担任国务院总理,但对江泽民是否下台,邓小平没有表态。杨尚昆于是据此与各方人物商量,拟定新的人事班子名单,随即,乔石、田纪云在中央党校发表内容尖锐的批「左」言论,且针对江泽民、李鹏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所作的要使私营经济整顿到倾家荡产的报告。

但是乔石、田纪云的激烈言论引起了江泽民、李鹏的警觉,两人立即改变态度,声称支持邓小平改革开放路线,同时又秘密组织材料,通过邓小平的某位亲信,向邓诬告杨尚昆、万里,正在为给「六四」翻案作准备,要组织一个「没有赵紫阳的赵紫阳班子」。

邓小平听信了这个「秘密报告」,于是改变初衷,维持江泽民、李鹏地位不动,反而决定杨尚昆、万里「全退」,避免他们在自己去世之后,成为又一个「邓小平」,甚至为「六四」平反。

许家屯在「六四」后客居美国,杨尚昆在以国家主席身份出国访问时邀其返国,并保证不作「清算」。未料杨尚昆自己的晚年也是充满无奈和悲情。

(中国时代杂志)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1/1/18048.html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