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着肚皮“唱大戏”:江泽民“歌舞治国”要不得 (图)
 
朱新美
 
2001年8月8日发表
 
【人民报消息】7月23日《中国青年报》有一消息说,宁夏西海固地区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地区,而这个有名的贫困地区中的海原县关庄乡又是最贫困的乡之一,日前已经是持续4年干旱,人均年收入仅有427元,农民主要依靠出外打工和国家救济维持生活。但是2000年6月,关庄乡却将县政府下拨给该乡的11000元救济款和抗旱款用来请了甘肃静宁县的戏班子为当地群众唱大戏,把县政府拨给老百姓的“救命钱”花了,为此,该乡党委书记杨景春受到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这件事表面上看起来是为了让老百姓有一点的精神上的享受,可是他们恰恰背离了当地的实际,现实是要解决肚皮问题,看戏能填饱肚皮吗?是不是唱了几天戏就把精神文明搞上去了呢?


江泽民赠卡斯特罗诗一首!

这些年热心表面文章是大有人在。不管是穷得叮当响,还是欠一屁股债没法还,有人总是忘不了歌舞升平的表象,仿佛经济建设的加快经济实力的增强,是靠舞台动作,靠诗词歌赋,靠唱念做打,一句话,靠的是用歌舞来治国,好像人们一看到台上高歌好日了,台下掌声一大片,就是形势大好。其实这只是个误区,热闹不是富裕的象征。


瞧江泽民这样儿能”以德治国“吗?


苦难中的纤夫们哪有江泽民这般潇洒!

看戏重要还是吃饭重要?发展重要还是演出重要?这本来是不难取舍的,但有人总有将困境变喜庆、将艰难变坦途的戏剧化本领。今年第2期《南风窗》有一篇题为《官场经济:危险的信号》文章中说,南方一座沿海城市,曾有无数专家学者认为“其区位在中国尤其是大西南的发展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性”;而各方人士在参观考察这座城市之后,都由衷地发出过“走遍了中国的沿海城市,还从来没有见到过资源条件这么好的地方”之类的感慨:原先没有铁路,现在有了;原先没有高速公路,现在有了;原先没有航空港,现在也有了;原先没有立体交通,现在也有了。不知什么原因那里的经济却落后了,一是在整个“九五”期间增长幅度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农民手里还握有大量白条,政府因资金的紧缺而无法兑现,三是当地政府已欠外债达20多亿元,到了再也无法举债的地步,明年有可能再也发不出工资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陷入困境的城市却始终也忘不了歌舞升平,市政当局居然坦然地从财政中拿出100多万元用来开展一次声势浩大的、据说由此可“唱出正气、唱出一片反腐新天地”的歌咏比赛。这是不是对黔驴技穷这一成语的最好注脚?


30亿的大剧院与他有关吗?

如果只看电视不看现实,只看台上台下不看田头地角,只看重点城市不看乡村僻壤,谁都会相信我们已经进入到不是“小康”而是“大康”了,戏剧掩盖了本质,表面覆盖了内涵,虚假埋葬了真实。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年来有的艺术团体总是喜欢往老区跑,往穷贫地区跑,往艰苦的地方跑,越穷的地方他们就越是要去。当然,那里的人们确实也需要歌声,也需要舞蹈,也需要诗歌,甚至需要主持人的煽情,但是他们更需要的是生活的不断提高,国家在财力上的支持,而不是演出,因为每一次艺术团的到来都给演出地带来的巨大支付压力,对原本发不出工资的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也许由于我们习惯于讲造势不讲成本,讲政治不讲经济,讲明天会更美好不讲享受每一天,所以也就不会有人算经济帐算现实帐。试问,有谁算过这样一笔帐,你一个艺术团到人家一个贫困县演出一次,那个贫困的县政府要动员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吗?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元,这些钱如果切实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该有多少百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呢?该比看一两个小时的歌舞强多少吧?


国家主席江泽民与澳门赌王四太太同台献艺!


希望不再有西海固关庄乡这样的贫困乡饿着肚皮“唱大戏”,更希望歌舞不要成为某些不干实事之人的治国之策。


 
分享:
 
人气:12,228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给予打赏。让我们一起打拼未来!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