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
 

誰是"致癌米」流入廣州米鋪罪魁禍首?

九鼎茶居

【人民報消息】近日廣州查獲數百噸含有毒質的致癌大米,令幾百萬市民非常震驚。去年此類"毒米案」了猶未了,今年又變本加厲地捲土重來,這次的毒米不但可引起癌病變,而且由於添加了礦物油,可實時引致食用者噁心和嘔吐。於是一時之間,全城人心惶惶!

據查,已被依法處理的致癌大米是來自江西、廣西的戰爭儲備糧。根據中國有關部門的標準,每年約有3/1至2/1的儲備糧要輪換出庫,輪換出來的糧食要經過質量檢測,合格的方能進入糧食市場,如果是陳糧,將要處理為工業用糧。而這次的毒米,實際上是黃曲黴素嚴重超標的"陳化糧」,它甚至不能當飼料和釀酒,只能用於造肥皂和工業酒精的原料。然而,無良商家將這些黴米打磨之後添加上礦物油,使之變白和有光澤,再標出上等精米的價格來出售。其奸惡之心,令人髮指。

本次節目採訪了一位廣州市民陸女士和另一位糧食部門的管理幹部李先生,他們都對毒米風波無比痛心。李先生還指出,國內現行的糧食政策是最不合理的,因為政府的價格補貼,這些年中國糧食積壓嚴重,而這些用高於市場價收購回來的糧食,其財政負擔是壓在了地方政府身上,按理說倉庫裡的糧食與所付出的收購價格應該等值,但事實上落差十分之大,地方政府虧空之多,已成為沉重負擔,它必然鼓勵和動用各種渠道將糧食推銷出去。這是無良奸商上下其手的大好機會。

廣州市糧油集團公司的負責人也向媒體坦承:倉庫裡的儲備糧食還有三個月就超期了,他們就會盡快把糧食流通出去。但糧食出了庫,要經過好些周轉再投放市面,很難保證三個月內就能真正賣到市民手裡。何況那些工業用糧是否會回流到食糧市場,當局實在無法監控。

按李先生的判斷,這裏頭關鍵還是制度問題。在西方經營糧食的集團就是寥寥幾家,它們十分龐大,所以務必保持信譽。而中國政府到現在也不願對糧食放手,基本是官商當道,一些局部流通固然有私營糧販介入,但都是小經營,出了問題無法查究,誰都不需負上責任。這才是制度之癌。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8/14/15079b.html
 
文章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