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
 

愛恨交加──大陸年輕一代的尷尬

【人民報消息】中國大陸年輕的一代,對美國是既愛又恨。他們愛國,卻又不時表露對美國的歆羨。中美關係近來風雨不斷,但大陸的年輕一代並未視美國為敵人。

據中國時報編譯報導,一九九八年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走訪北京大學,和北大學生進行別開生面的對談。當時有一位名叫馬楠(音譯)的學生,當面挑戰柯林頓,質問美國憑什麼教導中國人如何生活。事後,馬楠和其他六位發問的學生,因挑戰美國總統和美式的民主價值,而被冠以新一代反美學生的先鋒。

事隔今日,馬楠接受「華盛頓郵報」駐北京分社長潘文訪問時,還是一如當年護著她的祖國,但她的身分即將改變,成為美國人的媳婦。對於外界稱她是民族主義者,她感到奇怪,和她現實並不相稱。郵報發現,和馬楠一樣被稱為所謂的民族主義者,他們完全沒有把美國視為敵人,而是「戰略競爭者」;他們的愛國情操不必然源自他們對黨的感情。

當年另一名發問的北大學生劉琳娜(音譯),當著鋁侄俚拿嫠擔泄擻兇約旱納罘絞劍恍枰攔痰肌H緗袼鉤葡不睹攔募壑倒郟凰不杜υ跡不恫ㄊ慷伲銜ㄊ慷偈欽嬲哂小腹笞迤ⅰ怪亍?

據「華盛頓郵報」觀察,「中」美關係成為北京對外關係中最重要的部份,很多中國人不僅視美國為競爭者,更是中國政經改革足為參考的模式。很多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公開說他們羨慕美國,但他們同時痛斥中國正遭到一些美國人的扭曲,包括把中國歸類為「壞」的國家,一個不值得信賴、意識形態老舊而陷入泥淖的國家。

劉琳娜是個經濟學的研究生,她學過馬克斯主義,也念過西方如傅利曼等經濟學大師的理論。她覺得她的思想比很多美國人「開通」,她的教育環境和生活周遭的巨大變化,促使他們這一代年輕人「更有彈性」。

馬楠認為,美國人並不了解中國社會近二十年發生的巨大變化。她對中共至今限制自由感到憤怒,但她對美國不承認中國的變化也深感不平。郵報發現,縱使「中」美兩國近來發生許多不愉快事件,但大體而言中國人對美國還是持正面的看法居多。

摘自(大紀元)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7/9/14346b.html
 
文章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