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重复的历史怪圈──我看深圳特区二十年
 
陈劲松
 
【人民报讯】日前,深圳经济特区举行了成立二十周年的隆重庆典。江泽民、曾庆红、钱其琛等中共高层要人出席了典礼,香港特首董建华、澳门特首何厚烨也被刻意安排在庆典上露面。

就中国的一个城市而言,深圳的建设成就算得上可观。从三万人口的一个小镇,一跃而为一个拥有四百多万人口的大都市;从人均年收入不足100美元,地方年财政收入1700万人民币,发展至今,深圳的年国民经济产值已达1400亿元人民币,在全中国大中城市当中排行第六,而深圳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350美元,超越了上海的3000多美元,更远远高于全国平均的750美元。

在庆祝特区成立二十周年的庆典上,邓小平再一次成为主角,尽管此公早已不在人世。一尊六英尺高的邓小平雕像同时在深圳莲花山落成。江泽民则在所谓“重要讲话”中反复颂扬“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

显然,深圳二十年的建设成就被归功于邓小平,归功于他对建立经济特区的决策。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首先,深圳特区的由来,完全因为香港的存在。因香港而有深圳,因澳门而有珠海。就整体而言,深圳是延伸的香港,珠海是延伸的澳门。前店后厂,或者前店后仓,是其间的天然关系。在深圳的二十年经济发展中,香港起了关键作用。主要的建设资金从香港引进,主要的出口贸易从香港转口实现,甚至于,主要的加工工业,也从香港而来。香港,是新时期中国经济的火车头,更是深圳经济起飞的牵引机。

其次,深圳之所以能取得快速发展,与中共中央对它所实行的特级优惠政策密不可分。项目审批优先,手续从简,企业免税,出口退税,这些“一边倒”的优惠政策,都率先在深圳实施。更加上深圳率先拉开与内地的工资差距,大批人才涌进深圳。创造了深圳经济起飞的天时、地利、人和。

从这些角度而言,毫无疑问,深圳的经济发展,以牺牲内地的利益为代价。中国社会新的贫富分化随特区的成立而加剧。深圳毕竟只是浩瀚中国之一角,弹丸之地,人口数百万,不到全国人口的2%,若有人以深圳的成就,来概括全中国的现状,则可谓大错特错。

邓小平倡导在深圳设立第一个经济特区,实为当时形势所逼。六十年代之前,深圳,即保安县,与香港的经济水平尚相差无几,岂料,资本主义的香港,其经济在六、七十年代骤然起飞,远远抛离陷于红色内斗中的中国大陆,而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肩。

人往高处走。于是,自五十年代后期开始,深圳先后发生无数起大规模民众集体越境逃港事件。到一九七七年,大陆人逃港已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大趋势。中共官方的统计数字显示,自一九五七年开始,二十余年间,偷渡香港的大陆人达119274人次,其中逃抵香港者至少达60157人。

是什么力量吸引成千上万民众,冒着生命危险逃往香港?是富裕与贫困的差距。一组最生动的数字来自两个罗芳村,这两个同名村,一个在深圳,一个在香港新界,隔河相望。一九七九年,深圳罗芳村的人均年收入是134元,而新界罗芳村的人均年收入是13000元,相差竟达一百倍!耐人寻味的是,新界原本没有什么罗芳村,因居住那里的人全是从深圳的罗芳村逃过去的。这些偷渡客聚居一地,干脆重取了一个故乡的村名。

邓小平倡议设深圳为特区,除了对现实的屈就,还有他个人的私心。他去过美国、日本、新加坡,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国在共产党治下的严重落后,最羡慕的便是那些发达国家高楼大厦、灯红酒绿的物质生活。要偌大中国尽快达到那样的水平,绝不可能;搞几个样板或者窗口,倒有可能。一则可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一饱眼福,二则顺便为自己青史留名。

深圳的建设,使中国版图上又添了一个“西洋镜”。这样的“西洋镜”,实际早在一百多年前便有之,那就是,在慈禧太后有限度的改良开放下,诞生的十里洋场上海滩。同样的历史,从小镇到大都市;同样的模式,以外资为杠杆;同样的功能,成为末代王朝下民众放眼看世界的“窗口”。而深圳今天的成就,还远不及大上海百年前的辉煌。邓小平重复这一历史,是否要重复清王朝覆灭的命运?

江泽民的姿态似乎暗示了这一宿命。在深圳特区成立二十周年的庆典上,江泽民报复性地拒绝了香港记者的到场和采访。这一小心眼的非政治家姿态表明,中共当权者与满清末代统治者的心态完全一致:可以容忍经济改革,国门开放,但绝不容许政治改革,言论自由。(http://renminbao.com)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1/17/6277.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给予捐助,哪怕3元5元也是鼓励和支持。让我们一起打拼未来!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相关文章
 
 
更多文章导读
 
 
 

1. 江泽民怒斥香港记者全文实录 (65,359次)

2. 李洪志先生和他所倡导的“真善忍” (41,535次)

3. 一九八九年江泽民上台前后纪实 (39,737次)

4. 政治小笑话:朱熔基与江泽民 (36,742次)

电视图片:江泽民怒斥记者原形毕露
5. 电视图片:江泽民怒斥记者原形毕露 (36,603次)

6. 江泽民病情的追踪报导(3) (32,017次)

7. 江泽民笑话三则 (31,425次)

江泽民新传(搞笑版)
8. 江泽民新传(搞笑版) (30,370次)

9. 江泽民与李鹏,推牌在即? (29,972次)

10. 小笑话两篇:乔石与江泽民 (29,785次)

11. 民主统一中国 粉碎战争阴谋 (29,361次)

12. 梁新:惧乔石东山再起 江泽民先整其子 (28,028次)

13. 梁新:从伍绍祖复出再看中央内部的权力争斗 (27,441次)

漫画:江泽民示范NAIVE
14. 漫画:江泽民示范NAIVE (27,278次)

15. 小笑话:中美俄三巨头汶莱拜见上帝 (27,010次)

16. 幽默:李瑞环与江泽民 (26,517次)

17. 江泽民怒斥香港记者意味着什么? (26,448次)

18. 梁新:为何赖昌星一日不杀 江泽民寝食难安 (26,144次)

19. 饭后笑料:江泽民的英文好棒 (25,085次)

20. 梁新:为何赖昌星的电话让江泽民不敢轻举妄动 (24,773次)

21. 并非空穴来风 江泽民已为垮台准备后事 (24,771次)

22. 小幽默两则:江泽民和老帅们,江泽民和乔石 (24,347次)

23. 处死成克杰的幕后政治阴谋 (24,324次)

24. 李瑞环访港暗露江泽民垮台玄机 (24,232次)

25. 东北王林彪之谜 (23,279次)

26. 梁新:江主席身边的“导弹”越来越捣蛋 (22,233次)

27. 远华案越揭越黑:贾庆林终于「婉转」承认涉案并请辞 (21,904次)

28. 乔石同志29日亲临天安门广场体察民情 (21,421次)

29. 其人其事──罗干小档案 (21,274次)

30. 江总又有出色表演 (20,484次)

31. “龙的传人”究竟是什么意思 (20,450次)

32. 抿嘴一笑:江绵恒笑话两则 (20,116次)

33. 小幽默:江主席尝出来了 (19,935次)

34. 官场必读:江泽民不肯“下台”剪彩 (19,687次)

35. 新派武侠系列:大闹紫禁城之十曾府夜话 (19,562次)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enmin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